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3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医药卫生   55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基底动脉闭塞为脑梗死少见病因,但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旨在探讨一种新提出的后循环基底动脉及侧支循环评分方法——BACS-MRA的可行性及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研究共纳入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1~91岁,平均(60±13)岁]基底动脉闭塞所致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均行MRI、DWI以及MRA检查。建立基于MRA所见的新型BACS-MRA 16分制评分系统。由2位具有多年经验的神经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和评分。各评分(BACS-MRA、BATMAN、PC-CS)与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评分对预后不良病人的预测效能。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36例基底动脉闭塞病人中预后良好组(m RS≤3,21例)的BACS-MRA评分为9±3、预后不良组(m RS>3,15例)为5±3(P<0.001)。当阈值为8.5时,预测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762,特异度为0.93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95%CI:0.749~0.984)。相关分析显示BACS-MRA与m RS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594)。与PC-CS及BATMAN比较,BACSMRA预测不良预后的AUC更大,Youden指数更高,相关系数r绝对值更大。结论初步研究表明,新型BACSMRA简便易行,评估一致性好,可能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基底动脉闭塞性亚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2.
患者女,75岁,面部起丘疹及结节2个月。见以前额及双颊部为著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及结节,散在分布脓疱,皮疹呈蝶形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毛囊周围见大量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阴性。诊断:肉芽肿性酒渣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诊断明确COPD患者痰标本550例,常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结果 COPD患者痰液中病原菌阳性率为32.36%(178/550),位于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假丝酵母菌属43株(21.1%),大肠埃希菌3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32株(15.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1.8%,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均<27%,ESBLs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4.1%,肺炎克雷伯菌46.9%。结论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后颅窝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高血压全脑室铸型出血80例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实施后颅窝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实验组患者四脑室、三脑室、侧脑室内血肿术后大部分清除,血肿清除时间实验组平均为(5±2) d,对照组平均为(9±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死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颅窝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形出血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不同4.0%水合氯醛给药方式的孕羊麻醉方案,在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旨在为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将40只孕龄为110~127 d的孕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滴注组(4.0%水合氯醛持续静脉滴注)及推注组(4.0%水合氯醛负荷给药后间断静脉推注),每组20只孕羊。观察两组实验孕羊的麻醉显效、复苏时间及麻醉状态能否满足手术要求,记录镇静剂总量,检测术前及术后2个时间点孕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10项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孕羊麻醉效果差异,以及在不同组别及不同时间点上述10项指标的水平差异。两组孕羊体质量及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两组孕羊麻醉方案比较,术前肌内注射给药、麻醉给药途径、麻醉维持时间及呼吸道控制情况等方面均相同,两组孕羊麻醉方案均能满足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要求,但滴注组对麻醉深浅的控制稍难。两组孕羊麻醉最快显效时间及术后开始复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氯胺酮剂量小于推注组[(116.3±22.5) mg vs (209.3±20.8) mg],而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则大于推注组[(216.7±39.7) mL vs (165.4±19.5) mL,(19.2±3.4) mg vs (10.1±2.9) mg],孕羊术后完全复苏时间长于推注组[(273.5±26.2) min vs (191.9±33.1) 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两组孕羊上述10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孕羊术后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3.7±0.6) mmol/L,(626.3±99.4) ng/L vs (167.3±35.4) ng/L,(6 631.9±753.2) ng/L vs (1 938.5±393.3) ng/L,(509.0±133.6) ng/L vs (219.9±33.3) ng/L];推注组孕羊术后该4项指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5.0±0.6) mmol/L vs (3.2±0.8) mmol/L,(336.5±58.6) ng/L vs (189.6±32.4) ng/L,(4 063.5±834.7) ng/L vs (2 133.8±323.7) ng/L,(305.9±64.7) ng/L vs (187.3±31.5) ng/L];术后该4项指标在滴注组均较推注组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5.0±0.6) mmol/L,(626.3±99.4) ng/L vs (336.5±58.6) ng/L,(6 631.9±753.2) ng/L vs (4 063.5±834.7) ng/L,(509.0±133.6) ng/L vs (305.9±64.7) 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羊心率、MAP、血pH值及PaO2在不同组别或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术前或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4.0%水合氯醛间断推注给药联合使用氯胺酮及地西泮的孕羊麻醉方案,因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较小,具有安全性更高、更易于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PGC-1α是一种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可受多种因素调节,参与机体的适应性产热、线粒体形成、糖脂代谢调节等生理活动,影响胰岛素抵抗形成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可能会在将来的内分泌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病例资料。患,男,52岁,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无规律性间断发热。20余天前,逐渐出现左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开始为游走性,后固定于左上腹。体格检查:T38-39℃,心率78次/分,血压36/26kPa。双肾区无隆起,无叩痛,左季肋区触及不规则肿物,达肋缘下两横指,边界不清,向内达到剑突下,质地中等,有压痛。  相似文献   
998.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分离和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分离和培养是开发和利用腔前卵泡的前提。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了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主要讨论了培养液添加物对腔前卵泡培养的影响,展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10μmol/L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24小时,继续培养3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结果 5-aza诱导后3周部分细胞横纹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密度大的视野可见连结蛋白43染色阳性的闰盘样结构。部分肌管样结构上可见明显的横纹。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5-aza诱导下可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有望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CM)合适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