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雷凯君  何锦钧 《中国药房》2010,(35):3301-3302
目的:优选苍鱼消毒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苍术、鱼腥草粗粉各50g,加10倍水,浸泡1h,蒸馏提取6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苍鱼消毒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通淋口服冻干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广金钱草、白茅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桃叶珊瑚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于扰;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桃叶珊瑚苷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30~1.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为3.15%(n=6)。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通淋口服冻干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维C银翘片中原料VC薄膜微粒制备条件的优选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鸿  刘东文  蒋春飞  何锦钧 《中药材》2006,29(10):1100-1102
目的:为提高维C银翘片的稳定性,对VC银翘片中的原料VC粉进行微粒制备后包膜并对薄膜微粒制备的条件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羟丙基甲纤维素(HPMC)为主要材料对原料VC粉进行微粒制备后包膜;并通过对VC微粒的含量、吸收度的测定、分析和比较而进行质控。结果:经过高温、高湿实验后证明,该方法可提高VC银翘片的稳定性,主药VC在保质期内氧化和降解反应大为减少,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结论:该方法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可作为VC银翘片的工艺改进,用于生产,为提高和保证维C银翘片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碘滴鼻液中碘的含量。方法用液状石蜡作溶剂,在52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碘在0.04~0。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O.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42%。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梅四膏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控制内部质量.方法:对方中大黄、黄柏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栀子中的栀子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好;栀子苷在0.24~3.0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45%.结论:上述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炎灌肠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肠炎灌肠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波长为 34 5nm。结果 在 4 0~ 2 0 0 μg 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 10 0 5 % ,RSD为 0 79%。结论 本法准确、重现性好 ,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48例骨科手术术后使用单联及两联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一般骨科手术预防感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方法:收集筛选我院2009年7~9月相同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例48例,分成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等基础资料一致,其中一组术后使用两联抗菌药物,另一组术后只使用1种抗菌药物,统计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平均天数、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治疗结果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二联用药组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平均天数、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总住院天数均较单用组的天数长。结论:一般骨科手术术后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没有优势,不必要使用,联合用药反而会增加药物治疗费用和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应当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二联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搽剂卫生学质量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医院制备中药搽剂的染菌途径,并对5种不同制备方法生产的中药搽剂进行卫生学检查。结果:中药搽剂制备过程应采用必要的防菌措施,采用温热灭菌、50^Co照射灭菌法制得的中药搽剂卫生学都能达到要求.结论:湿热灭菌,50^Co照射灭菌法是中药搽剂制备中经济有效而又简单易行的防菌灭茵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药汤剂吸收起效快 ,但煎煮麻烦且携带不便 ,我院尝试选择成熟、用量稳定的协定处方 ,每天在煎药室预先煎好 ,医生辨证后开出处方 ,病人交费后 ,即可在中药房取到已准备好的汤剂。本文从协定汤剂执行方案的设计、使用数量、微生物学检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方案可行 ,可以把中药协定汤剂扩展到我院其他协定处方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GNG型中药抽出机制备黄芩汤剂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GNG型中药抽出机制备的黄芩汤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为对照品,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在2周内黄芩汤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79.3%~99.1%的范围,黄芩苷含量降至96.3%。结论 GNG型中药抽出机制备的黄芩汤剂低温存放2周。其有效成分稳定;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推广至其它中药汤剂的质量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