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6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医药卫生   8793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是20世纪50、60年代"献方运动"的产物;按临床各科编撰,条理清晰,理法俱全;邓铁涛、罗元恺、陶葆荪、何汝湛、李仲守、黎炳南、沈炎南、刘赤选等当代岭南名老中医的献方,占教职工献方的66. 6%,所有献方标明用量、煎药法、服用法、主治,一些献方还说明出处与运用经验;传染病献方较多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部分献方至今仍被运用于临床;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属献方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总结104例口腔内软组织肿物激光手术切除患者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特点,既要遵循传统的护理方式又要熟练掌握Er:YAG激光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掌握各项参数的原理及设置方法,注意术中安全,对患者、医生及自身做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 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 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 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KPC、blaSHV、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阳春砂小花假合蕊柱的形成过程。方法:将阳春砂小花自0. 5 cm长度至开花后一天划分为8个生长时期,对小花鲜样解剖并制作石蜡切片,测定花药腔的高度,花粉囊裂口夹角,花粉囊缝隙宽度,花柱直径,花丝与唇瓣的夹角(α),花丝与花药的夹角(β)。结果:花粉囊夹角在开花前无明显变化,开花时从32°缩小为17°。两对花粉囊间的缝隙宽度在第5时期增大至约0. 29 mm,同时期的花柱直径约0. 32 mm,两者比例达92%。相比开花前一天,开花时α角从83°减小为42°,β角从186°减小为147°。花丝的远轴侧比近轴侧多1至5层细胞,花柱的近轴侧比远轴侧多1至6层细胞。结论:远、近轴侧细胞结构的不对称性是花丝、花柱运动的基础。在第5时期,花粉囊间的缝隙增大至几乎与花柱等径,花柱运动嵌入花粉囊间。开花时花粉囊夹角缩小,将花粉囊间隙出口封闭,花柱留在花粉囊间,同时角α,β剧烈减小,雄蕊将雌蕊夹在其中向唇瓣弯曲,最终形成半包于唇瓣内的假合蕊柱结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建立纳入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空间分布特征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良房颤鉴别评分(STAF)量表,提高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房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STAF评分、改良STAF评分以及LADS评分量表评价,并以STAF评分、改良STAF和LADS评分对房颤诊断与否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ROC曲线寻找各自最优截断值,比较不同预测方式对所收集病例进行房颤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STAF评分最优截断值为5分,改良STAF评分最优截断值为6分,LADS评分最优截断值为4分;处于最优截断值时,改良STAF评分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 1%,均较STAF评分的灵敏度(84. 6%)、特异度(82. 6%)高。结论改良STAF评分较STAF评分提高了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症状,极大损害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围绝经期失眠根本病机当责之于肾,笔者认为与肝也密切相关。肾精不足为围绝经期失眠的基本病理基础,肝气郁滞与肝血不足是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肾同源,肝肾二脏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初期当以补肾疏肝为法,中后期以补肾平肝、养肝为主,兼顾其他病理产物。该文从肝肾角度对围绝经期失眠进行论述,以冀有助于临床审因论治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全长基因。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闪的大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得到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3’端和5’端,将3部分序列拼接后获得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结果 成功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92331。结论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孕妇的恐惧心理反应,做好前置胎盘孕妇的心理护理。方法由孕妇自行填写CES-D和SA2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2%的前置胎盘孕妇具有恐惧心理。结论在妊娠过程应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她们顺利渡过妊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