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 要:目的 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构象的影响及FGFC1促进纤溶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结构的影响,采用发色底物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活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研究FGFC1在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构成的相互活化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 远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在23 μmol?L?1~115 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均使各纤溶因子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这变化都导致酶分子柔性增加、更易发生反应;近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使纤溶酶原在285 nm处的摩尔旋光度增大。CD研究结果表明FGFC1对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的影响较为微弱,对纤溶酶及纤溶酶原结构的影响复杂而深刻。运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FGFC1后各纤溶因子的酶活力,排除了FGFC1对纤溶因子的结构影响而导致的纤溶因子失活的可能性。在体外构筑的纤溶反应体系中,SDS-PAGE的结果显示FGFC1的加入促进FITC-纤维蛋白原的降解,表明FGFC1加速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的相互活化作用。结论 FGFC1作用于纤溶酶原并辅以改变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二级结构发挥纤溶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例,多发12例,共48个病灶,其中幕上42个(基底节区17个),幕下6个;CT平扫:40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8个病灶呈等、低密度,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密度影;MRI平扫+增强:10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3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0个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9例病灶出现“缺口征”、7例病灶出现“尖角征”特征性表现,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少特征性,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3.
严婷  黄海城  宋伏虎  李鹤  李传翔 《广东医学》2016,(15):2334-2337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男112例,女128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 U1、U2和U3组分别于术中静脉持续泵入0.5×105、1×105、2×105 U/h乌司他丁,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并分别于术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3 d(T4)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P-选择素(Ps)。术后1周采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T1~T4时U1、U2和U3组Plt及AT-Ⅲ明显高于C组( P<0.05),MPV、DD和Ps明显低于C组(P<0.05),4组Hb、Hct、TT、APTT和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1、U2和U3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检查下肢深静脉彩超, C、U1、U2和U3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数分别为6例(10%)、1例(1.67%)、0例(0.00%)和0例(0.00%),U1、U2和U3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U1、U2和U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使用最小剂量0.5×105 U/h乌司他丁早期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4.
严婷  杜念兴  杨倩 《免疫学杂志》2006,22(Z1):157-159
目的研究口服生长抑素(SS)基因疫苗对小肠局部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应用SS基因疫苗通过两种方式(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灌胃小鼠,首次免疫后第3、5和7周分别扑杀小鼠,应用HE染色、亲和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分别显示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固有层CD4 T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两个试验组iIEL数量比对照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首次免疫后小肠固有层CD4 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但不显著;首次免疫后第3周空肠中肥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本试验结果提示了SS基因疫苗能提高小鼠肠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与癌抗原125(CA125)水平,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47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48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通过HE4与CA125的检测值来分析比较两者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1)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平均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34.53 pmol/L和687.26 U/mL,结果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46.65 pmol/L和32.86 U/mL,P<0.01).(2) HE4单项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95%CI:0.910~0.995),临床诊断效能优于CA125(其AUC为0.852,95%CI:0.772~0.952).结论 HE4较CA125更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价值,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L-苏糖酸镁对于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20只CI/F1代健康雌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三个大组。每大组分别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每组10只。按0.15、0.3、0.9 g/(kg·bw)经口灌胃30d后,分别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比较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对小鼠均无直接睡眠作用;和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实验为阴性;0.9 g/(kg·bw)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长于0 g/(kg·bw)组;0.9g/(kg·bw)组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短于0 g/(kg·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苏糖酸镁具有改善小鼠睡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比较超声与CT诊断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86例鼻骨骨折患者的术前超声和CT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的总体检出率及不同类型骨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和CT对鼻骨骨折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91.4%、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对单纯线性骨折的阳性检出率(55.4%)高于CT(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粉碎性骨折的阳性检出率(29.6%)与CT(27.9%)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对复合性骨折阳性检出率(6.5%)低于CT(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安全、价廉、便捷,对鼻骨骨折的检出率与CT相当,可作为鼻骨骨折影像学检查的一项重要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严婷 《求医问药》2011,(2):30-31
白带是一种从女性阴道里流出的带有黏性的液体,它是由前庭大腺和子宫颈腺体等腺体的分泌物、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混合而成的。正常的白带呈白色透明的鸡蛋清样,无味。女性若感染了妇科疾病,往往会造成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指白带的色、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试验相关因素对SD大鼠临床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为实验动物,按性别(A)、停食(B)、麻醉剂(C)和动静脉采血(D) 4个因素,根据不同因素交互影响分为24组,采集各组SD大鼠血液标本,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和胆碱酯酶(CHE)等指标。结果性别(A)对TP、ALB和BUN无影响,而对其余9项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停食(B)对ALT、AST、TP、ALB、CREA和CHE无影响,而对TBIL、ALP、GLU、BUN、CHOL和TG有明显影响(P0. 05);麻醉剂(C)仅对TBIL无影响,对其他11项生化指标均有影响(P0. 05);动静脉采血(D)对ALP、TP和ALB有明显影响(P0. 05),而其余9项生化指标均无影响。结论 SD大鼠大部分临床生化学指标存在性别、停食、麻醉剂以及动静脉采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