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5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目的:检测Fibulin-3在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为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34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ibulin-3的表达水平,分析Fibulin-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Fibulin-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有22例Fibulin-3高表达,12例Fibulin-3低表达;Fibulin-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相关,高级别癌组织中Fibulin-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8例患者出现了复发,5例患者出现了进展;肿瘤分级和Fibulin-3高表达与复发和进展相关,为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8例复发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5(4~48)个月,5例进展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为21(8~32)个月。Fibulin-3表达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Fibulin-3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高无进展生存率(P<0.05)。将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ulin-3高表达和肿瘤分级是膀胱癌患者复发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ibulin-3高表达是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对Fibulin-3水平进行检测可以预测膀胱癌复发和进展,为膀胱癌术后及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12.
目的:探讨产前瑜伽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1日~8月31日收治的1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产期运动管理联合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实施产前瑜伽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的盆底肌肌力评分、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情况、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  相似文献   
513.
目的:比较新辅助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CD8+和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8月至202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断为Ⅲ期NSCLC接受新辅助PD-1抑制剂联合化疗(PD-1+化疗组18例)或新辅助化疗(化疗组19例)治疗后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病理缓解率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同时我们使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检测接受新辅助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方案患者的肺组织(MPR 6例,non-MPR 6例)中CD8+和CD103+TIL的数量,并分析其与疗效...  相似文献   
514.
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自1999年开展第1例腹腔镜手术至今,已成功实施514例,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15.
目的 分析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1~12月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中药注射剂医嘱9927例,其中不合理医嘱206例,不合理医嘱占2.08%,主要包括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16.
云芝糖肽对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对HBV感染者体外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SP与HBV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共培养,用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IFN-γ及IL-12的水平.结果:HBV感染者和健康人的PBMC在PSP作用下培养72h,上清液中IFN-γ和IL-12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健康人PBMC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IFN-γ和IL-12的水平普遍高于HBV感染者.结论:PSP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诱发HBV感染者的免疫效应,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表达,说明PSP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可能在治疗HBV慢性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7.
目的 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诱发电位(VEP)与对比敏感度(CS)的特征性变化,并探讨2 种弱视不同的致病机制。方法 采用德国罗兰公司RETI scan 3.15 系统对20 例屈光参差性弱视、9 例斜视性弱视和18 例非弱视性儿童的双眼行VEP 和CS 检查,进行弱视眼、对侧眼及非弱视眼之间的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侧眼或非弱视眼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在高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而斜视性弱视眼在全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2 种弱视眼的振幅在低频时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对侧眼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斜视性弱视对侧眼的潜时在低频下较非弱视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和对侧眼的CS 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斜视性弱视眼表现为全空间频率上的CS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对侧眼的CS 则优于非弱视眼。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拥有不同神经机制的观点。斜视性弱视的对侧眼并非“健眼”。VEP 与CS 检查对弱视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18.
目的:研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Transurethral Holmium Laser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HOLRBT)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试验组采用HOLRBT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肿瘤预后标志物水平、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 QMax)、残余尿量(Post-Voidresidual, PVR)]、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膀胱清洗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操作时长、尿管留置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年试验组P53蛋白阳性率、KI-67蛋白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QMax较高,PVR较低(P<0.05);术后2 h试验组IL-6、PCT、TNF-α水平均较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P<0.05)。结论: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较好,还能改善围术期指标和排尿功能,可减轻炎性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19.
通里攻政法对肝细胞溶酶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内毒素刺激所致大鼠肝细胞溶酶体功能改变及下法对其影响。方法:通过对腹膜炎大鼠离体肝细胞溶酶体N-乙酰基-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的测定,观察溶酶体功能,膜稳定性改变及通里攻下法对其的影响。结果:腹膜炎使溶酶体NAG含量增加,而大承气汤可降低NAG水平,结论:通时攻下法可增加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肠生内毒素血症发生时,溶酶体酶的合成及溢出活化。此可能为下法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机  相似文献   
520.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最重要治疗,常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均会导致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出现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水肿发生的腋窝逆向淋巴显影(ARM)成为人们研究的一大热点,旨在保留上肢淋巴引流系统,减少患肢水肿发生。本文就常见ARM显影技术进行分析,并讨论AR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寻找ARM的适宜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