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5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过敏性鼻炎就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打喷嚏、水样鼻涕、鼻塞为主要特征。过敏性鼻炎可导致睡眠紊乱、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情绪失调、全身乏力等,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而且,近年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被视为"21世纪的流行病",现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2.
文献报道,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率不断升高,AP的发病机制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而AP类型及演变与患者血型有无关联的研究较少,现就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与ABO血型的关系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赵琪 《妇幼护理》2022,2(12):2718-2720
目的 观察 4CR 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 50 例初 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初产妇护理模式选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 基于 4CR 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期的应激障碍发生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 结果 两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应激障碍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及产后应激障碍反应发生率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盆底功能恢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 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初产妇 4CR 模式护理干预可改善生产时和产后的应激障碍,促 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4.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与唾液酸及Lewis血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方法 对1 000例2DM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CA19-9、唾液酸(SA)、HbA1c及Lewis血型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 2DM患者中,CA19-9均值高于对照组,CA19-9阳性率为17.9%.CA19-9阳性2DM患者SA均值低于对照组,CA19-9与SA水平负相关(r=-0.675,P<0.01).CA19-9阳性Lewisa b-型2DM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Lewisa-b 型患者,并且与SA水平负相关程度提高(r=-0.791,P<0.01),而CA19-9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592,P<0.01).CA19-9阳性2DM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下降明显,SA显著升高.结论 2DM患者CA19-9升高是Lewisa血型物质与唾液酸和葡萄糖非酶促反应的结果,非恶性升高.2DM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5.
①目的 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损伤变化。②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缺血组(1)、缺血再灌注0.5小时组(R0.5)、2小时组(R2)、4小时组(R4)、6小时组(R6)、10小时组(R10)。分别测定血象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③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DA、LDH、MPO检测量在R0.5、R2、R4组依次增加,在R6、R10两组依次减少;SOD活性在R0.5、R2、R4组依次下降,在R6组有所恢复,至R10组又有所下降。④结论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继发心肌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部分患者加服泼尼松25~30 mg/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用生理盐水20 ml溶解的尿激酶10万U。结果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胸膜厚度为(1.92±0.41)mm,对照组为(3.72±1.20)mm。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大承气汤对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以125I-LPS对大鼠灌胃后,观察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后各脏器中分布。结果表明:急性感染性腹膜炎可致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增加,各重要脏器中均含不同浓度的内毒素,内毒素含量由高至低为:肾、肺、肝、胰、肠系膜淋巴结、心脏(P<0.05)。大承气汤能明显抑制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P<0.01),并可增加125I-LPS的粪便排出量(P<0.01)。为临床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我们选择临床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给予通里攻下法配合常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腹膜炎病人血中内毒素含量增高(P<0.01),并引起TNF、PGF1α和TXB2的增高(P<0.01)。术后用通里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承气合剂治疗,能使血中LPS、TNF、TXB2含量下降(P<0.01P<0.01P<0.05),机体恢复加快,抗生素的使用减少(P<0.05)。通里攻下法是一种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1 氯氮平患者 ,女 ,1 9岁 ,因精神分裂症使用氯氮平 1 50mg·d 1 维持治疗 ,5个月后出现强迫性行为 ,出门时需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 ,约 0 .5h才能出门 ,并有模仿行为 ,改用氯丙嗪后上述行为消失 ,再用本品后又复发 ,再次停用后又消失[1 ] 。氯氮平致强迫症状男女各 1例 ,均诊断为精神分裂 ,年龄分别为 49,36岁。各自口服氯氮平 2 50及 40mg·d 1 ,分别于 39及 48d后出现强迫动作 ,减量或改用氟哌啶醇后恢复[2 ] 。 1例 2 4岁男患者 ,因精神分裂症服用氯氮平 30mg·d 1 维持治疗 ,3a后出现反复检查电器开关、水杯盖、瓶盖、门窗…  相似文献   
50.
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观察牛磺酸对红细胞(RBC)的保护作用。(2)方法:实验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1.6-二苯-1、3、5己三烯)为探剂,测定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以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3)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2h后,RBC膜流动性增强,再灌注4h后RBC膜流动性降低。而牛磺酸既能改善再灌注2h的膜流动性增强,又能改善再灌注4h的膜流动性,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SOD活性。(4)结论:牛磺酸可保护RBC膜免受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