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9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针对来我院遗传咨询的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06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132例,检出率12.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率(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染色体多态性100例,包括次缢痕增长(1/9/16号染色体)47例占多态核型35.6%,D/G组染色体短臂增长42例占多态核型31.9%,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例占多态核型8.3%。Y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多态核型24.4%,其中Y染色体长臂qh+19例,Y染色体长臂qh-13例。结论:本文中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检出率提示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生育异常诸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死胎畸胎、少弱精、无精症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培养情况,统计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异常染色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49例,成功率65.93%。149例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47例,异常率31.54%。其中数目异常38例,占异常核型的80.85%,非整倍体30例,占数目异常的78.95%,整倍体8例,占数目异常的21.05%。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2.13%。嵌合体8例,占异常核型的17.02%。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发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外源性甲胎蛋白( AFP)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及意义。方法该实验选用了HepG2(AFP阳性)和HLE(AFP阴性)两种常见的肝癌细胞系,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AFP处理24 h后,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在这两种细胞系中加入凋亡诱导剂ATRA处理的同时加入外源性AFP,检测AFP对于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HepG2和HLE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AFP后, MTT结果显示AFP可以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而加入凋亡诱导剂ATRA之后,FCM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加入外源性AFP后,细胞凋亡的情况明显好转,外源性AFP可以增强肝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结论外源性AFP不仅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系的增殖,同时还可以增强肝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质量标准进行修订研究。方法除原注册标准的检测项目外,增加了以ImmunoCAP 方法检测氢氧化铝吸附的螨变应原注射液制品的总生物学活性和游离过敏原生物活性测定,以Western—Blot法对其主要成分进行检测。结果10批制品的总特异性IgE测定的均值为20.58kUa·L^-1,总过敏原对血清库抑制率均值为67.70%,批间变异系数为1.48%;游离特异性IgE测定的均值为58.24kUa·L^-1,游离过敏原对血清库抑制率均值为9.0%,批间变异系数为35.4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批制品均与内参有相同的图谱,并在25kD、14kD具有明显的条带。结论新增的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可用于螨变应原注射液产品的常规检定,可以作为考察制品批间一致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泡沫硬化剂结合创灼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泡沫硬化剂结合创灼膏疡面换药治疗,对照组仅予创灼膏疡面换药。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6.0%VS 65.6%,P<0.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9 d VS 88 d, P=0.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49)。结论:超声引导泡沫硬化剂注射结合创灼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捷。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分裂期胚胎经玻璃化冷冻法和慢速程序冷冻法冻融后,不同胚胎卵裂球的存活状态对移植完整胚胎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94个(共2 081枚分裂期胚胎)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根据胚胎冷冻保存方法和复苏后胚胎的卵裂球完整与否分为四组: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胚胎卵裂球均完整组(A组)552例,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胚胎卵裂球部分损伤组(B组)156例,慢速程序化冷冻复苏后胚胎卵裂球均完整组(C组)115例,慢速程序化冷冻复苏后胚胎卵裂球部分损伤组(D组)171例,四组均选择完整胚胎进行移植。比较四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抱婴回家率。结果 B、D组复苏的胚胎数显著高于A、C组(P均〈0.01),在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抱婴回家率的比较中,A组显著高于B组(54.89%、44.87%,37.67%、31.39%,46.37%、35.90%(P均〈0.05),C组与D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经不同冷冻保存技术解冻的无卵裂球损伤的优质胚胎,都具有较高的发育潜能。玻璃化冷冻技术中,卵裂球损伤胚胎中剩余胚胎的发育潜能低于复苏后均完整的胚胎;而慢速程序化冷冻技术中,胚胎卵裂球损伤对剩余胚胎的发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评估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相关的参数包括年龄、家族史、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总前列腺抗原(TPSA)、PET-CT或者ECT检查阳性率在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率的价值.方法:患者资料是从2008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被初步诊断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62例,在前列腺活检前行PET-CT或者ECT检查.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各参数的相关的风险性.建立回归方程式通过逐步回归的各项参数来评估阳性活检的结果,通过ROC分析使用接收区域的方式来评估预测价值.PET-CT或者ECT检查检测的肿瘤发生的准确率和活检结果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在这些患者中通过活检检测出前列腺癌的有60例患者(36.9%).U分析显示各项相关参数在患者诊断中均是影响因素,其中AUC值为0.8657.PET-CT或者ECT检查结果提示有前列腺癌或者有骨转移提示的患者为120例.统计结果提示影像学表现与活检结果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显著的预测因素.预测活检结果最为准确的参数是FPSA/TPSA(P=0.002).结论:各项参数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均是影响因素,合并各项参数的因素要比依靠单一参数而言可以明显提高预测活检率的准确性.确诊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上单纯通过PET-CT或者ECT检查上是有疑问的,影像学技术提供的诊断结果与PSA化验和活检结果比较更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ChromID VRE产色琼脂培养基与其他2种方法检测和鉴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属(VRE)。方法采用WHONET软件统计北京朝阳医院2003年6月-2007年3月分离出的VRE,收集这段时间存活的60株VRE,经MicroScanWalkAway系统再鉴定确认到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及序列分析确定糖肽类耐药基因的基因型做为金标准;采用ChromID VRE产色琼脂培养基、万古霉素平皿筛选法比较VRE的检测情况。结果PCR和序列分析证明18株为vanB基因型,均为粪肠球菌,42株为vanA基因型,均为屎肠球菌;ChromID VRE产色琼脂培养基的符合率为100%,万古霉素平皿筛选法的符合率为100%。结论ChromID VRE产色琼脂培养基在鉴定VRE的同时能区别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可以对VRE进行快速、可信地鉴定与检测,对VRE医院感染控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牡丹叶总苷对葡萄精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提取牡丹叶中有效部位总苷,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在诱导期以无毒浓度加入到3T3-L1前脂肪细胞,考察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以GOD-POD法检测细胞外液葡萄糖含量,油红O染色法与GPO-PAP法相结合分析细胞内脂类的形成。结果:牡丹叶总苷可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毒浓度干预的细胞培养上清中葡萄糖浓度明显降低,而细胞内甘油三酯浓度则显著上升。结论:牡丹叶总苷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转化、增加细胞外液葡萄糖消耗和细胞内脂类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