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白细胞介素(IL)-17A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6例斑块型、7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及8名健康人血清中CCL20、CCR6及IL-17A的浓度,并对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0、CCR6及IL-17A浓度(748.74±268.72,10.20±3.75,39.22±13.2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78.45±204.93,6.79±4.61,25.54±13.04)(P分别0.05,0.01,0.01)。点滴型银屑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L20、CCR6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16,r=0.350)(P0.05)。CCL20、CCR6及IL-17A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852,r=0.801,r=0.825)(P0.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CL20、CCR6及IL-17A参与斑块型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12.
目的:分析微博“树洞”高自杀风险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及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方法:根据事先确定的判断标准,“树洞”智能机器人自动识别出高自杀风险微博留言(即表明了自杀计划)1474条,高自杀风险微博用户943名(男260名,女683名),通过内容分析识别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及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结果: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主要为跳楼(31.4%)、割腕(22.8%)、烧炭(14.4%)、跳河/桥(3.8%)。用户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主要为患有精神疾病(27.9%)、活着没意义或活着累(8.2%)、情感问题(7.3%)、家庭原因(7.0%)及表达感到难过、痛苦或绝望(6.0%)。结论:微博“树洞”高自杀风险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多样,用户产生自杀意念与多种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513.
评价驱虫斑鸠菊注射液(VAI)促黑色素积累的效应机制。建立丙基硫氧嘧啶(PTU)体内脱色素斑马鱼模型,结合B16F10细胞体外模型评价VAI诱导黑色素积累效应。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VAI化学成分,采取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VAI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建立“VAI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基于拓扑学特征筛选药效分子。分子对接验证药效分子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结果显示VAI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B16F10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且能恢复上述斑马鱼模型体内黑色素。从VAI中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中有黄酮类(15/56)、萜类(10/56)、酚酸类(9/56)、脂肪酸类(9/56)、甾体类(6/56)和其他(7/56)。网络药理学手段分析筛选出芹菜素、金圣草黄素、丁香脂素、紫铆花素4个潜在质量标志物,涉及61个靶点和65条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其与TYR、NFE2L2、CASP3、MAPK1、MAPK8、MAPK14结合并发现VAI能促进B16F10细胞内MITF、TYR、TYRP1、DCT等基因mRNA的表达。该文通过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技术确定了VAI抗白癜...  相似文献   
514.
在新医科背景下,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本院以“整合药学”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教师队伍建设、科教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15.
目的:研究蒙药硬毛棘豆的质量标准。方法:从硬毛棘豆产地以及使用地区收集10批药材,主要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薄层色谱的方法进行定性鉴别,测定10批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以及酸不溶性灰分。结果:描述了硬毛棘豆的性状特征,叶轴和叶的横切面、叶的表面以及粉末的显微特征,其中,叶轴的横切面形状和维管束的数目和大小具有显著的鉴定意义;首次建立了硬毛棘豆的薄层色谱鉴定方法,样品的TLC斑点清晰;10批药材水分平均含量为8.40,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0.23%,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为1.91%。结论:本研究为硬毛棘豆药材及其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制定了合理限度,分别不得超过13.0%、14.0%、5.0%。  相似文献   
516.
目的:建立内蒙古不同地区10批小秦艽花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蒙药小秦艽花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HPLC法建立蒙药小秦艽花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IMCA-P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10批小秦艽花指纹图谱共匹配25个共有峰,共指认出11个成分,包括木犀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等;其与对照图谱相似度为0.827~0.997。PCA与OPLS-DA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很好的将小秦艽花样品分为呼和浩特市周边类、赤峰市赛罕乌拉类及锡林郭勒盟类。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分离度高。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药材的整体性,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法能为小秦艽花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