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1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比较急诊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45例急诊URSL(URSL组)以及51例急诊ESWL(ESWL组)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疼痛缓解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URSL组和ESWL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5.56%(43/45)和78.43%(40/51)(P<0.05),URSL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术后2周碎石排净率分别为93.33% (42/45)、97.78% (44/45),明显优于ES-WL组的78.43% (40/51)、82.35%(42/51)(P<0.05);URSL组术后有2例发生尿路感染,ESWL组术后有4例发生肉眼血尿,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发热、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P>0.05).结论 对于结石直径>l0mm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急性肾绞痛患者,急诊输尿管镜术疗效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首选输尿管镜术治疗此类患者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小板下降情况及其与感染性休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正常范围内下降(同时测同一时间点的TPO水平)与感染性休克发生前后的变化,以及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未发生休克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同一时间TPO水平)并同APACHE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结果脓毒症患者诊断前PLT水平为(187.7±51.73)×109/L;脓毒症诊断后PLT水平为(126.1±38.71)×109/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3,P<0.001);24例脓毒症未发生休克患者PLT下降,为(49.44±49.50)×109/L;21例感染休克患者PLT水平下降,为(90.19±44.86)×109/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6,P<0.001)。脓毒症患者诊断前后血小板计数下降和感染休克发生后血小板计数下降与APACHEⅢ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449、0.978,P<0.001)。结论血小板计数下降作为脓毒症患者病情变化的单独风险依据,可观察抗炎与促炎平衡状态的指标,无论血小板计数在否正常范围,下降的趋势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3.
胸腰椎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8岁(28~76岁);胸椎转移瘤25例,腰椎转移瘤17例;单节段34例,双节段6例,3节段2 例。2例无症状,40例有腰背部或下肢疼痛。18例脊髓功能受损,其中ASIA分级 A级5例,B级3例,C级4例,D级6例。Tomita评分2~7分,术前根据Tomita评分制定手术目标,根据Tomita外科分期制定具体手术方案,分别行全椎体切除,肿瘤彻底刮除及姑息性椎管减压稳定手术。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对患者疼痛、脊髓功能、肿瘤局部控制、生存、内置物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2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1周38例疼痛缓解,5例完全性瘫痪中2例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2例恢复至D级,1例未恢复,13例不全瘫痪者均有1级以上恢复。随访24~48个月,内固定物失效1例,5例局部肿瘤复发或失去控制。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存活率分别为95.2%、85.7%、58.2%和37.6%.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瘤患者,通过Tomita评分和外科分型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增加脊柱稳定性,控制局部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4.
王征  刘炼  姜孝新 《肿瘤药学》2014,(6):430-435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或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以了解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失血少,麻醉次数少,排气时间早且住院时间短。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S和DFS无显著组间差异。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理T、N分期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正进入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法律和法规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也如此。医疗仪器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  相似文献   
56.
应佑华  王征  郑海文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71-1472
作者对30例慢性胆囊炎病人用自拟柴胡四黄汤(柴胡,大黄,黄芬,黄连,黄柏等)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测定白介素(IL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一a)含量,旨在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X巧年1月至2007年12月资料完整且符合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半量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11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7例术后接受半量肠内营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EN组)与48例接受静脉营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NT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第9天生化指标和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别。结果EN组患者的TBil水平较NT组明显降低(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反映患者功能状态的指标Alb、丙氨酸转氨酸(ALT)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营养支持费用,EN组明显低于NT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早期自营养管实施半量肠内营养,能有效减轻可能由静脉营养引起的胆汁淤滞,降低并发症,营养支持费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8.
王征  张传珉  杨华伟 《广西医学》2008,30(8):1214-1215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和乳腺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混合性肿瘤的2%~3%.由于临床上少见,往往对它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达82.5%[1,2].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肿瘤,探讨它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9.
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医院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日益增长的需求,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现就医院如何进行深化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0.
樊嘉  王征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10):23-26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部分肝癌高发区已跃居第一位.我国每年肝癌死亡人数达13万,约占全世界死于肝癌人数的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