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了我中心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的肝移植病例资料,常规于肝移植术前1天、移植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各采集静脉全血,分别测定CD3+CD4+细胞、CD3+CD8+细胞,并计算CD3+CD4+细胞与CD3+CD8+细胞的比值。在符合入选标准的74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一月内发生排斥反应8例(排斥组),一月内未发生排斥反应63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排斥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CD3+CD4+细胞和CD3+CD8+细胞的测定值缺乏组间统计学差异,但排斥组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值评估机体免疫抑制的水平,可能是预测排斥反应更为敏感的指标,并且能为寻求理想的免疫抑制状态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2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发生的27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年龄在60岁以上;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主要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3.
田亚静  樊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35-135,14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用依沙吖啶引产。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8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问、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分别为27.9h、3.6h、34.1h,对照组分别为35.6h、9.4h、47.4h,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FANCF蛋白的表达,探讨FANCF蛋白在AML中的意义。方法 以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分析FANCF蛋白表达。结果 FANCF蛋白在初诊组表达为0.643±0.265,完全缓解组表达为1.231±0.201,对照组表达为1.348±0.237;初诊A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NCF蛋白表达完全缓解A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ANCF蛋白在初诊AML中表达下调,FA通路不能形成,可能与AML发病有相关性,与完全缓解AML组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与AML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胃腺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1.2μmol/L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h,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Bax、Bcl-2基因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0~72h后,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明显上升,作用48h的IC50为1.2μmol/L。DAPI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2μmol/L姜黄素可以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和激活caspase-3。结论 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通过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肠下血管(SIVs)新生模型及节间血管(ISVs)损伤模型来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结果:降香提取物B3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转基因斑马鱼SIVs区域的毛细血管出芽新生,30μg/ml效果最佳;能修复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VRI)诱导的ISVs区域血管损伤,且能上调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诱导后的kdr、kdrl及flt-1等VEGF受体mRNA水平的下降。结论:降香提取物B3能通过调控VEGF受体mRNA水平以发挥其在转基因斑马鱼上的促血管新生效果,具有被开发为治疗性血管新生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通过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肠下血管(SIVs)新生模型及节间血管(ISVs)损伤模型来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结果:降香提取物B3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转基因斑马鱼SIVs区域的毛细血管出芽新生,30μg/ml效果最佳;能修复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VRI)诱导的ISVs区域血管损伤,且能上调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诱导后的kdr、kdrl及flt-1等VEGF受体mRNA水平的下降。结论:降香提取物B3能通过调控VEGF受体mRNA水平以发挥其在转基因斑马鱼上的促血管新生效果,具有被开发为治疗性血管新生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王苑  蔺建宇  樊华  贺强  董红锰 《护理学报》2017,24(16):38-4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合并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4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1例患者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拔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1例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低氧血症难以控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患者无创正压通气,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及时精准的用药管理、专业的无创正压通气、严格的消毒隔离、合理的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由纳豆和补气活血方药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表征和不同部位组织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饥饿+低温力竭游泳的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将7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模型组,阳性药组(14.0 g/kg),纳豆组(1.875 g/kg),纳豆+补气活血方药高、中、低剂量组[(1.875+12.5)、(1.875+6.25)、(1.875+3.175)g/kg],每组10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组给予补养还五汤,纳豆+补气活血方药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纳豆+补气活血方药,纳豆组给予纳豆冲剂灌胃,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边造模边给药,连续60 d后,分别根据拟定的标准对各组大鼠表征进行观察评分,将大鼠麻醉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大鼠不同组织部位血流量变化情况,之后取材备用。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表征舌质由淡红转化为黯紫,精神状态不佳,便溏,毛发枯黄,易脱落,尾部和肾部的组织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但肝部血流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后,纳豆+补气活血方药高、中剂量能显著改善大鼠精神不佳、舌质黯紫等表征(P0.05),纳豆组、纳豆+补气活血方药高、中、低剂量组对可以显著升高尾部、肾部血流量(P0.01),纳豆组、纳豆+补气活血方药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肝部血流量(P0.01)。结论 :纳豆+补气活血方药可以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各部位组织血流量的异常,提示其能对气虚血瘀证大鼠有补气活血功效,纳豆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