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视野检查对很多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观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视野检查对某些眼科、神经科及内科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我科神经视野组从1979年1月~1989年12月对17564例患者进行了视野检查,平均每年检查1500例,从这些视野检查资料中我们进行了临床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与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自从197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国内首次报告以来已逐渐被眼科工作者所认识。在文献中有人认为睫状后动脉的分支在视乳头上灌注压的平衡失调慢性  相似文献   
23.
分光光度法测定瓜果类蔬菜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瓜果类蔬菜中铁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对指导人们合理食用瓜果类蔬菜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瓜果类蔬菜产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对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并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中共检出74株病原菌,其中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属、其他菌种分别为23、6、38、7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08%、8.11%、51.35%、9.46%。志贺菌属所占比例较其他菌属更高。孤菌属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对细菌性腹泻患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为医师制定抗生素方案提供依据,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与蛛网膜炎缺血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一例其临床症状 ,视乳头改变及视野缺损均符合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诊断 ;病程中常有头痛 ,发病十年后头痛剧烈 ,伴有呕吐 ,脑脊液压 2 60mmH2 O ;头颅CT :脑室系统中度扩大 ;行右额开颅时见到视交叉处蛛网膜灰色增厚。推测视交叉处蛛网膜病变与视乳头上小血管灌注压失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由眼眶内作视神经周围脑膜减压术,在猴实验中治疗视乳头水肿已证明有效,也已应用于病人。本文报告一简易手术方法,并报告7例。 1872年De Wecker已描述用手术治疗视乳头水肿,他从颞下方作结膜切口,触及视神经后用小刀切开鞘膜;他报告二例其视乳头水肿及颅压增高的症状在术后均得到缓解。1887年(?)arter切断外直肌,在直视下钩住视神经鞘膜,再以刀切开之;并报导4例。30年后Müller从侧路开眶,将视神经鞘膜作一三角形切口;并报导19例  相似文献   
27.
当视乳头水肿损害着病人的视力时,现在已渐多地采用“视神经周围脑膜切开减压术”,来争取多保留一点视力。作者报告一例恶性多发性成胶质细胞瘤,双眼慢性视乳头水肿,双侧成功地作了减压手术,术后39天死亡,尸检病理组织切片中,找到手术处硬脑膜有漏孔,他认为此漏孔为主要的减压机制。另有2例慢性视乳头水肿,视力受到损害,各作了一侧视神经减压术,结果使双眼视乳头水肿消退,其临床症状也减轻,推测可能脑脊液也从视神经减压术漏孔处渗出。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100例细菌感染患者设为A组, 100例非细菌感染者设为B组;另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IL-6、CPR、WBC水平;A组和B组血清PCT、IL-6、CPR、WBC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组血清PCT、WBC、IL-6、CPR水平分别为(1.87±0.22)μg/L、(12.27±2.16)×109/L、(38.32±4.96)pg/ml、(13.32±3.10)mg/L, B组分别为(0.74±0.10)μg/L、(9.18±1.89)×109/L、(26.04±2.12)pg/ml、(11.14±2.74)mg/L,对照组分别为(0.30±0.02)μg/L、(6.22±1.20)×109/L、(7.47±2.41)pg/ml、(7.12±1.01)mg/L。三组血清PCT、WBC、IL-6、CPR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