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对CCMD-2-R中精神分裂症的现场测试吴文源何燕玲执笔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精神科临床和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报告CCMD-2-R中精神分裂症现场测试结果。一、资料与方法在各单位提供的669例测试病种中,临床医疗档案诊断(简称临床)有精神分裂症174例,...  相似文献   
122.
双相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0年,Feinstein首次提出“共病(comor—bidity)”这一概念,将它定义为“同一患者患有索引疾病之外的其它任何已经存在或发生在索引疾病过程中的疾病”。而今,在精神医学领域,共病已经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疾病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故此,无论是精神疾病之间的共病,还是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的共病,都有不少研究者为之专注。  相似文献   
123.
不同认知功能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认知功能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脑CT表现。方法比较15例认知功能缺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9例认知功能相对保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日常活动能力及脑CT改变。结果与保存组相比,缺损组教育程度低,女性比例高,起病较慢,起病诱因多,非偏执型比例高,阴性症状较多,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更显著,脑萎缩明显,统计检验有显著意义。结论认知功能缺损和相对保存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很可能具有异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124.
目前,借鉴澳大利亚和香港精神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连接住院治疗及社区康复全过程,集指导和看护、治疗、康复、管理为一体的连续性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移动式持续性服务方式,被称为个案管理.个案管理的实施者是以个案管理员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设置的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全国各省市精神卫生机构可收集资料的整理,了解我国精神卫生机构配置的现状与特点,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01年至2002年间,包括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等正式途径公布的资料,予以整理归类分析.结果获得全国31个省市、969家精神卫生机构的分布.结论分析提示,我国精神卫生机构设置的现状为总体不足,地区间分布不平衡,机构隶属多样化,非独立机构设精神科或个体/集体办医现象有逐步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索不同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300例IFG人群,采用不同生活方式进行为期3年的干预,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1组为单纯运动治疗组(B1组);实验2组为普通饮食控制加运动组(B2组);实验3组为强化饮食控制加标准量化运动处方组(B3组)。观察研究对象各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 B3组相对于A组、B1组、B2组,更能改善IFG人群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运动、普通饮食+运动、强化饮食控制+标准量化运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IFG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其中强化饮食控制+标准量化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7.
128.
1病史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反复使用冰毒4年,易激惹2个月,猜疑,耳闻入语伴失眠10d”第二次入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戒毒科。患者于2006年在朋友影响下,因好奇开始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当时人很兴奋,不停地说话。最初1~2个月才使用一次。2007年使用频率增加,有时隔几天一次,后来几乎每天使用,每次1~6条,剂量不等。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细胞凋亡,PCNA表达水平关系,找出评价恶黑预后的可靠指标。方法: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共20例恶黑石蜡包埋标本。结果:恶黑组织中有细胞凋亡与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有50%赤组织同时有细胞凋亡与PCNA表达。结论:细胞凋亡及增殖异常与恶黑发生发展有关系,二者的比值可能是判定恶黑预后的又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0.
综合性医院就诊者的心理障碍——国际合作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综合医疗机构中心理障碍患者的患病率和诊疗情况。方法 由WHO组织全球15个中心,应用统一工具,进行二步法调查。结果 心理障碍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患。据15个中心调查结果,其发生率平均为24%,各中心间差异较大,上海为9.7%。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为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神经衰弱、酒依赖及躯体化障碍等。诊治医生的识别率偏低,往往未能作充分治疗。结论 十分必要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综合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