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7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给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及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NP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西药组有较好的协调作用,治疗组血浆中的BNP水平较对照组血浆中的BNP水平减低,确定了中药干预治疗心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新癀片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采用新癀片外敷局部皮肤防治化疗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静滴更昔洛韦0.25g,1次/日,肌注甲钴胺500mg,隔日1次;对照组48例口服阿昔洛韦0.2g,5次/日;疗程均为7天:同时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 100mg口服,3次/日,炉甘石洗剂外用。结果:治疗后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0.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疗法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X^2=9.68,P〈0.01);且对照组有4例发生后遗神经痛,而治疗组未发生1例。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在改善临床体征及疗效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450例行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异丙酚+生理盐水)组(150例),PK(异丙酚+氯胺酮)组(150例),PF(异丙酚+芬太尼)组(150例)。各组在静推异丙酚前分别静推生理盐水2ml(P组)、氯胺酮0.4mg/kg(PK组)、芬太尼lgg/kg(PF组)。记录异丙酚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呼之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知晓、自我感觉,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心脑综合征及恶心呕吐。异丙酚的总用量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P组明显多于PK组和PF组(P〈0.05);P组和PK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术中最低HR及最低Sp02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呼之睁眼时间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PF组和PK组均明显少于P组(P〈0.01);而完全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明显差异;术中不适(咳嗽、体动)的发生率PF组和PK组亦明显少于P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插管抢救的情况。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实施无痛人流,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较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更适合于无痛人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分析根管治疗牙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牙隐裂伴对牙髓病变的病例分一次性根管治疗组和分次根管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效果显著,一次法与分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病变后两组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减轻率分别为93.7%和95.3%;术后1年复发率率观察组分别为4.7%,1.6%.结论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一次或分次次以上完成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6.
<正>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等特点,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意识不清,加之气管切开和/或机械通气的应用,易导致患者原发和继发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37.
PET/CT常用示踪剂^18F—FDG的作用原理、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代谢性示踪剂是葡萄糖类似物~(18)F—FDG。本文阐述该示踪剂的作用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 17岁,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2 年余, 于2008 年2月28 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相似文献   
39.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是血管瘤中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4年5月采用DSA技术对巨型蔓状血管瘤患者经放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并正确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以丝线、明胶海绵作治疗性超选择性栓塞,并于栓塞治疗后一定时期手术切除瘤体。本组4例病人在栓塞后瘤体均显著缩小,为Ⅰ期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介绍该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并重点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并发症的现察处理以及心理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40.
刘蕊  赖晓晖 《华西医学》2007,22(2):407-40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2年,再发10天"于2006年10月1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明显,对称性,发作时行走困难,查血钾、甲状腺功能正常.反复发作,间隔1月至半年不等,一般于寒冷季节发作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数天至10余天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