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荧光PCR)方法,并进行优化和评价。方法根据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O抗原编码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同时检测霍乱孤菌O1群和O139群的荧光PCR方法,并对体系中的引物、Mg^2+、dNTP和Taq酶进行优化,然后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的评价,并进行224份河口水样本的检测。结果建立了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对非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无扩增反应,敏感度比常规分离培养高。结论以O抗原编码基因为目标检测片段建立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霍乱弧菌感染的样本常规分离前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52.
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主要对近几年可吸收降解生物材料的研究状况做了一简要综述。包括胶原、纤维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天然珊瑚等天然材料,也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原酸酯、聚磷腈、聚酸酐等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53.
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善聚乳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速率过快、亲水性差和降解产物呈酸性等缺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高孔隙率的聚乳酸/壳聚糖三维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通过软骨细胞培养、动物皮下和肌肉植入试验对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软骨细胞培养试验表明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支架材料贴附增殖,材料无明显毒性;植入试验结果显示纯聚乳酸在体内2个月左右已经降解吸收,失去力学强度,复合材料三个月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形状,而且组织切片也同时表明复合材料的炎症反应远远低于纯聚乳酸材料。  相似文献   
54.
颈椎康药袋治疗颈椎病双盲对照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治疗组100例(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46±s 11a),对照组100例(男性32例,女性68例;年龄44±9a)。用随机及双盲法验证颈椎康药袋的疗效。每晚睡觉时,治疗组用颈椎康药袋,对照组用模拟药袋。2组均服颈椎康丸2粒/次,2次/d。3wk后,颈后部及肩臂痛等8项指标改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46%,2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5.
2006年无锡地区春季暴发流感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暴发和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流感监测和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实验室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实验对病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2006年春季本市共报告局部暴发流感疫情11起,流感样病例193例,对7起疫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43份,分离流感病毒26份,分离阳性率为60.47%(26/43),均为乙型流感病毒株(Victoria系)。结论无锡市2006年春季流感暴发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时间集中在2006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引起流感暴发的毒株为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一起疑似群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参照GB/T4789-2003[1]有关章节,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采样、病原分离鉴定;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论:所分离到的肠炎沙门氏菌进行PFGE分型结果基本一致,确认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美容院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29家美容院共103份未开封的化妆品分别在使用前、使用15d后和使用30d后采样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103份化妆品使用前、使用15d后及使用30d后微生物指标总不合格率分别为10.68%、40.78%和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1,P<0.05),且使用时间越长,其不合格率越高。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液体状及亲水性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分别高于膏、霜、乳剂半固体状及疏水性化妆品。结论美容院使用的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问题较严重,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58.
聚乳酸/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过敏试验、热原试验和细胞培养与毒性试验,对聚乳酸(PLA)/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聚乳酸/壳聚糖复合三维多孔材料均呈阴性,符合ISO 10993-1标准,细胞能在材料表面更好的贴附和生长。所以,本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作细胞支架材料植入体内。  相似文献   
59.
可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对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材料,它是一类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后能在体液、酶、细胞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变成小分子物质被吸收或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的材料。目前研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种类很多,如:胶原、纤维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天然珊瑚等的天然材料,也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原酸酯等合成材料。 众所周知要合成一种全新的、完全符合组织工程支架要求的新材料难度很大,但利用材料的表面改性、接枝共聚或者复合可以改善某些材料性能,使其性能更有利于组织细胞的培养和繁殖,同时还可利用适当的方法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60.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focal choroidal excavation,FCE)是表现为光感受器细胞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脉络膜层凹陷的眼底病变。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先天脉络膜发育异常、炎症或感染。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将FCE从光感受器尖端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是否分离、形态特征或中央脉络膜厚度三种方式对其进行分类。FCE常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疾病。该文对FCE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