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22Al-24Nb合金和Ti-22Al-24Nb-0. 5Y合金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了在应变速率0. 01~10 s~(-1)、变形温度900~1080℃条件下,添加稀土Y对Ti-22Al-24Nb合金高温流动应力及热变形激活能的影响规律,采用Prasad加工图分析了添加稀土元素Y对Ti-22Al-24Nb合金热加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Y后,提高了Ti-22Al-24Nb合金的高温变形抗力和变形激活能,含稀土元素Y的Ti-22Al-24Nb-0. 5Y合金的峰值流动应力在各变形条件下均高于未添加稀土的Ti-22Al-24Nb合金,且随应变量的增加,其激活能升高,应变量为0. 6时,Ti-22Al-24Nb-0. 5Y合金激活能达到了668. 464 k J·mol~(-1),当应变量为0. 8时,随应变量的增加,合金变形激活能变化不大;添加稀土元素Y对Ti-22Al-24Nb合金加工图的失稳区域及功率耗散效率影响显著,添加稀土元素Y后,合金在加工图中的失稳区域扩大,提高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功率耗散效率,减小了Ti-22Al-24Nb合金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72.
采用反复加载-卸载拉伸实验,研究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瞬时弹性模量变化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均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大先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其稳定值相对于初始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20. 5%和22. 2%;分别建立了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与塑性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晶界、晶界碳化物、固溶原子以及形变孪晶与位错交互作用使得位错密度不断增加,导致瞬时弹性模量降低;当塑性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位错密度达到饱和状态,使得瞬时弹性模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3.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冷拔+中间退火2169N奥氏体不锈钢管材的织构转变,及其对管材扩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169N钢的层错能为27.7M·J/m2,属低层错能级别,变形方式为机械孪生。管材存在{113}121主织构组分、{111}uvw和{110}001次织构组分。{110}001织构为管材冷拔时产生,{110}001和{111}uvw织构为管材中间退火转变而成,{113}121织构为{110}112经111旋转约40°转变生成。管材{113}112主织构组分、{111}uvw和{110}001次织构组分均表现出较高的R值,不利于管材厚度方向塑性变形,影响扩口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74.
提出一种利用失稳变形区热力参数窗口条件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来预测锻造失稳变形的方法,并以Ti-6.5Al-3.5Mo-1.5Zr-0.3Si 合金为例,将该钛合金的失稳变形区热力参数窗口条件集成到商业化的有限元模拟软件平台中。利用二次开发后的有限元模拟软件平台模拟了该钛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失稳变形区的分布及其变化。模拟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出的失稳变形模拟与预测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利用SP700钛合金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下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得到的实验数据,构建出基于Prasad失稳准则的失稳图,得到在变形温度为700 ~ 950 ℃、应变速率为0.001 ~ 1 s-1时SP700钛合金的热压缩失稳变形的边界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SP700钛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失稳变形区域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热压缩实验得到的SP700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吻合度较高,即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可以有效模拟预测出SP700钛合金热压缩过程的失稳变形区域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6.
合金薄膜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合金薄膜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关键及应用情况.合金敏感薄膜电阻在应变压?技 力传感器上的应用克服了粘贴式应变压力传感的缺点,使压力传感器结构更精细,性能更优越,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测量压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钨基高比重合金的制备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钨基高比重合金制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WHAs制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研究方向.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取纳米预合金粉是WHAs制备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工艺之一;活化烧结和二步烧结可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纳米粉末烧结技术的关键就是在得到全致密合金的同时,保持材料的纳米结构才能对性能作出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8.
合金元素Al对Laves相NbCr2显微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Laves相NbCr2合金,研究合金元素Al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特别是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Al主要占据了Laves相NbCr2金属间化合物中Cr原子的晶格位置.添加合金元素Al的Laves相NbCr2合金较未合金化的NbCr2硬度有所提高;当Al含量达到12at%时,断裂韧性要高于未合金化的NbCr2合金,达到了6.8 Mpa√m,远远高于熔铸合金的断裂韧性(1.2 Mpa√m).  相似文献   
79.
利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在β相区对铸态TB6钛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并对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β热变形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形核位置:原始β晶界附近及β晶粒内部,相应地存在两类动态再结晶机制: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和连续动态再结晶。在较高应变速率(≥0.01s-1)时,以不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为主,但动态再结晶发生的程度较低,不能通过此机制使组织获得明显细化;在低应变速率(≤0.001s-1)和高变形温度(≥950℃)时,以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为主。此时,合金动态再结晶晶粒直接由亚晶转变而成,组织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80.
实验采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结合模压和真空烧结法制备了成分为90W-4Ni-2Fe-0.4Co-3.2Mo-0.4Re的合金试样.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该试样进行淬火处理.测量了热处理前后试样的密度,及钨晶粒大小.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用EDS能谱仪分析了晶界上的氧含量.结果表明高密度钨合金90W-4Ni-2Fe-0.4Co-3.2Mo-0.4Re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会产生严重氧化,750℃的氧化速率为11.9 mg/h,950℃时的氧化速率为13.625mg/h,在1 150℃时会严重氧化产生很厚的氧化皮;经950℃×1 h热处理后,相界面上的氧含量由于向晶内扩散从热处理前的6.65%降到5.52%,在相同保温时间的情况下,经1 150℃热处理后晶界上氧含量降到2.3%;热处理后钨晶粒大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合金试样的密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维氏硬度基本都在320N/mm2,比热处理前大约降低了10 N/mm2,且压痕都没有出现裂纹,说明合金试样具有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