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邓莉萍  鲁世强  林彦 《材料导报》2018,32(14):2442-2447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制备了(NbCr_2/Nb)-Ni合金,通过探讨1 200℃下100h高温热暴露后合金室温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研究了Ni元素对NbCr_2/Nb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主要分布于Laves相NbCr_2中,整个热暴露过程中,合金无明显物相变化;添加Ni后,Ni部分取代Cr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松弛了Laves相的结构,使得合金的维氏硬度、屈服强度略有下降,而塑性应变增加;热暴露过程中,添加Ni后NbCr_2/Nb合金的维氏硬度、抗压强度以及塑性应变的变化幅度明显减小,合金元素Ni提高了NbCr_2/Nb合金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2.
镁合金铸件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铝合金铸件生产工艺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其铸件废品类型和形成原因也大不相同。根据镁合金铸造的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对铸造生产中容易出现的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并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去消除缺陷,然后通过大批量生产和跟踪调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改进、修正和评价,使镁合金铸造工艺更合理。综合多年的实践,介绍了镁合金的特性,列举并分析了镁合金铸造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铸造缺陷形式、成因和解决措施以及常用的细化剂。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壳体零件缩孔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铸造工艺方案,通过采用人为制造热节来补缩铸件热节的浇注系统设计思路,有效地解决了缩孔缺陷。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壳体零件缩孔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铸造工艺方案,通过采用人为制造热节来补缩铸件热节的浇注系统设计思路,有效地解决了缩孔缺陷。  相似文献   
125.
法兰轴热锻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金属材料塑性加工中微观组织演变数值模拟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金属热锻过程中材料微观组织演变的机理和数学模型。完成了金属材料热变形过程中再结晶动力学与晶粒长大模型研究,编制用户子程序并嵌入到DEFORM-TM程序中。通过法兰轴的热锻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的实例,有效地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对金属热锻过程微观组织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应用Murty准则优化TC11钛合金高温变形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原始等轴组织的TC11钛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采用基于Murty准则的加工图技术研究该合金在990-1080℃、0.001-70 s-1变形参数范围内的微观变形机制和流变失稳现象,并优化该合金的高温变形参数.结果表明, α β两相区的较佳变形参数为990-1008℃、0.001-0.02 s-1,以990℃、0.001 s-1附近为最佳,其变形机制为超塑性.在β单相区,中等变形程度(ε<0.6)下的较佳参数为1030-1080℃、0.001-0.1 s-1,以1060-1080℃、0.001 s-1附近为最佳,其变形机制为动态再结晶;而大变形程度(ε>0.6)下的较佳参数为1020-1060℃、0.004-0.6 s-1,以1040-1050℃、0.016-0.07 s-1附近为最佳,其变形机制也是动态再结晶.失稳区出现在β单相区内,其参数范围为1000-1080℃、4.0-70 s-1,在该失稳区会出现β晶粒的不均匀变形;应变速率在0.001 s-1附近时,在β单相区变形会出现β晶粒的动态粗化.  相似文献   
127.
Laves相金属间铬化物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拓扑密排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是潜在的高温结构材料,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是其中最大的一类。而Laves相金属间铬化物Cr2X(X为Ti、Nb、Ta、Zr、Hf等)近年来成为高温结构材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因为这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密度和比较好的抗氧化性。有多种方法可以制备Laves相金属间铬化物。对目前Laves相铬化物的各种制备工艺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制备Laves相金属间铬化物的熔铸法、定向凝固、机械合金化(MA)、机械合金化 热固相反应、机械合金化 热压法及铸锭冶金等有效技术,并评述了这些制备工艺的优缺点,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路线制备化学配比成分的单相Laves相Cr2Nb合金.研究了Cr、Nb元素粉经20h球磨后在1300℃不同时间热压所获得的Laves相Cr2Nb合金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可以制备出高致密度的组织细小均匀的Laves相Cr2Nb合金,随着热压时间的延长,合金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和维氏硬度逐渐增大而断裂韧度逐渐减小.1300℃×30min的热压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亚微米级,致密度达到98.7%,断裂韧度达到5.07MPa·m1/2,与熔铸法制备的Laves相Cr2Nb相比,室温断裂韧性提高,实现了细晶组织对Laves相Cr2Nb合金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29.
轴盘类零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其制造方法通常是分别加工轴和盘,然后组装而成,或是采用模锻工艺生产。这样,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生产成本也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拟采用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即差温无模锻造来实现此类零件的近净成形,以期达到减少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之目的。本文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圆柱体坯料在环形热源局部加热下的无模锻造过程,从理论上证实了用这种方法预成形轴盘类零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0.
等通道转角挤压是能够获得块状超细晶组织的一种新的材料加工方法。其工艺和模具结构有他自身的特点。模具结构的合理设计对改善材料变形均匀性,增强晶粒细化效果,节省加工成本,优化工艺等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不同结构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评述,着重探讨了单转角模具的结构特点,尤其是方形通道模具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目前模具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工艺优化和模具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