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陶明  赵华涛  李夕兵  马敖 《爆破》2018,35(2):41-49
为了降低传统炸药爆破带来的危害,介绍了基于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爆破技术。在液态二氧化碳致裂现场试验和振动监测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相变致裂与炸药爆破的破岩机理和引起的爆破振动进行了分析。此外,通过计算比较了两种破岩方式破碎单位体积岩石的气体生成量、气体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能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且能有效降低爆破震动。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和传统岩石乳化炸药爆破生成的爆炸气体量分别为0.21 kg和0.202~0.217 kg。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属于物理变化,爆破产物只含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传统岩石乳化炸药爆破属于化学变化,爆炸过程中生成大量CO、NO、NO2、NxOy和硫氧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气体。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破岩在环保和减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为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在工程爆破中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8.60%,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52.15%)、γ-松油烯(19.60%)、α-松油烯(5.86%)、α-松油醇(3.93%)、对伞花烃(3.52%)、1,8-桉叶油素(2.67%);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61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9.15%,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27.42%)、α-松油醇(6.55%)、香芹酚(5.00%)、1,8-桉叶油素(4.10%)。  相似文献   
23.
浅谈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政治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程度有所提高,呈现出健康向上、逐步提高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认为在大学生政治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政治观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4.
赵明生  黄胜松  周建敏  陶明 《爆破》2021,38(4):124-128,179
为解决某露天煤矿混装乳化炸药配方单一,炸药性能不能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时调整,使炸药性能与岩石匹配效果不佳,导致炸药能量利用率不高、岩石爆破块度较大等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混装乳化炸药配方中不同组分含量对炸药的爆热、爆速、爆容的影响,结合炸药的密度、爆速计算出炸药波阻抗,结合现场试验,采用Split-Desktop4.0软件对岩石爆破岩石块度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影响混装乳化炸药配方对炸药-岩石匹配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混装乳化炸药配方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硝酸铵含量从75.0%增加至79.5%,爆热值从2708 kJ/kg增加到3082 kJ/kg;爆速值从4648 m/s增加到4997 m/s;炸药波阻抗由53.5 MN/m3.m/s增加到62.5 MN/m3.m/s;爆容值845 L/kg下降到821 L/kg.说明爆热、爆速、炸药波阻抗随着硝酸铵含量的提高而增大,爆容随着硝酸铵含量增加而减少.为改善炸药与岩石匹配效果,降低大块率,根据1228平盘、1180平盘不同的岩石性质,设计了两组混装乳化炸药配方进行试验,一组通过增加10%的硝酸铵含量提高炸药波阻抗,另一组降低20%的硝酸铵含量,提高炸药的爆生气体容积.经对爆破岩石块度分析,配方调整后大块率降低了6.5% ~6.8%.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ARMS3C2410X启动及工作模式切换的过程,重点讨论了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启动流程,并给出了BootLoader的实例。  相似文献   
26.
实验研究了广西褐煤(原始样品和磺化样品)对Cu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广西褐煤对Cu2 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吸附动力学符合交换平衡动力学模式:t/Xd(t)=t/Xd(eq) B.广西褐煤经磺化处理后吸附能力大幅提高,褐煤磺化样的饱和吸附量达到32.7869 mg.g-1是褐煤原始样的9.2倍,吸附规律符合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吸附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28.
 理论分析半正弦冲击入射加载波形下的层裂破坏特性,推导产生层裂破坏的位置和层裂厚度。利用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装置产生的半正弦波形对花岗岩试件进行层裂破坏试验。采用高速摄像仪记录试件层裂破坏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试件在半正弦入射加载波形情况下,首先如理论推导结果一样只产生了一层层裂破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试件后续又产生了多层层裂;高速摄影仪和动态应变仪所采集到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后续产生的层裂是由于入射加载过程中已经对岩石试件产生了损伤,以致在很弱的残余反射波作用下继续产生破坏而出现多层层裂。因此,研究岩石等脆性材料的层裂破坏规律,不但要根据最大拉应力瞬间断裂准则分析入射加载波和反射卸载波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破坏效应,而且要考虑损伤对材料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对研究岩石的层裂破坏及其他相关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陶明  罗茜 《广州化工》2011,39(11):96-97
使用不同极性的3种溶剂对红牛膝和毒清药进行了萃取,并利用系统的方法分别对萃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红牛膝和毒清药中含有酚类、有机酸、还原糖、挥发油等成分。  相似文献   
30.
对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采用低NOx同轴燃烧系统时炉内流场及燃烧器区域浓度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当二次风偏置角度、二次风与一次风动压比、燃尽风比率及燃尽风布置方式变化时,对炉内气流相对切圆直径、旋转动量流率矩、湍动度、一二次风混合、燃尽风穿透力等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图7表4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