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真空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概述了我省真空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我省真空热处理技术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保温模拟法、附铸试样法及大断面铸件心部掏料法试验研究了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中重稀土含量(2.5%-5.0%)和稀土中Y2O3的含量(25%-55%)对球化质量和抗球化衰退性及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净化铁液、球化、抗球化衰退、抗石墨畸变能力强,白口倾向小,能细化基体组织。该球化剂应用于高炉冷却壁、钆、辊等铸件上,可提高其心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3.
对钽在高温硝酸盐中阳极氧化所形成膜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膜层基本上是由钽的氧化物相构成。该膜层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碱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4.
采用熔铸-中间热处理-变形工艺制备了形变Cu-11Cr-0.07Ag原位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数字微欧计及液晶电子拉力试验机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冷加工变形量的增加, 铸态无序分布的Cr枝晶状组织逐渐转为沿线拉方向排列, 形成定向排列的Cr纤维, 抗拉强度大幅提高, 电导率略有下降。经适当冷加工变形和中间热处理后的形变Cu-11Cr-0.07Ag原位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电导率匹配。冷加工变形量为8时, 其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851 MPa和73.9% IACS。  相似文献   
55.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和机理;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即快速凝固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及稀土等微合金化元素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趋势,指出沉淀强化和复合强化是提高材料强度并保持其良好导电性能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推动该材料产业化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对于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的剥离技术,国内的报道比较鲜见.本文综述了当前涂层硬质合金常用的涂层、涂层的成分及结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涂层硬质合金回收过程中涂层剥离的主要物理、化学方法.指出物理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将成为今后硬质合金涂层剥离技术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7.
通过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扫描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不同成品退火工艺下Cu-20wt%Fe原位复合带材的抗拉强度、导电率和富铁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退火处理后,部分厚度较小的富铁相可以回溶到铜基体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富铁相回溶增多,残留的扁长富铁相最终呈断续分布。带材抗拉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显著下降至380~440 MPa,随后下降速率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轻微波动上升,最终趋于平稳,而退火温度越高,抗拉强度越低。带材导电率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迅速提高至31%IACS~37%IACS,随后变化缓慢、略有波动,最终趋于平稳。Cu-20wt%Fe原位复合带材较理想退火工艺为450 ℃×60 min。  相似文献   
5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半固态Cu-Ni-Si合金的触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微量元素、不同变形速率对该合金触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05%Ce元素对该合金触变性能的改善作用较好,微量B元素则对合金的触变性能有阻碍作用。最后试验得出该合金半固态触变变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0.05%Ce元素,保温温度1048℃,保温时间15s,变形速率为2s^-1。  相似文献   
59.
为了深入了解循环闭式模锻过程中变形行为规律,改进制备工艺,为下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采用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对循环闭式模锻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模锻过程中试样的温度场、应变场、速度场、应力场。结果表明:加工时,坯料上端先于下端镦粗变形,逐步充满下型腔;变形过程中,试样内部大多数部位承载三维方向压缩应力,各质点流动速度不同,流动方向各异,造成剪切塑性变形始终存在;初始道次结束后试样内部各部位应变差异很大,随着后续道次的进行,应变的分布呈均匀化趋势,累积应变不断提高;温度场模拟表明,坯料模锻后棱边和表面温升很高,坯料内部大部分区域温升较低。在400℃加工铸态AZ31镁合金的实验表明:4道次后,晶粒分布均匀,平均尺寸由约178μm细化到约19μm。  相似文献   
60.
钇基重稀土对4Cr5MoSiV1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重稀土对4CrSMoSiVl钢抗拉强度、冲击韧度、抗冷热疲劳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Cr5MoSiVl钢经重稀土处理后,上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用该钢制造的热挤压模、压铸模的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