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6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猪肉为原料,对传统酱制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及质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发现酱制过程中样品风味变化明显,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一步分析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发现,样品中与香辛料相关的风味物质(邻伞花烃、萜烯类等)多数在酱制后期(60~120min)检出并积累,与脂肪氧化、氨基酸降解及美拉德反应相关的风味物质(己醛等)多数在酱制前期(0~60min)检出,且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积累。样品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明显,原料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89.45mg/100g,酱制过程中总体呈增加趋势,酱制120 min后达到最大值为415.60mg/100g。酱制过程中样品硬度及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感官评定发现酱制40~60min时样品的质构(硬度3 000~3 500g,咀嚼性1 300~1 600g)较好。酱制时间越长,样品的风味越好,但不利于样品质构的形成。整体感官评定表明,该酱制条件下酱制100min时样品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2.
以复合蛋白酶和中性脂肪酶为发酵剂在微控条件下生产火腿风味调味料,研究了此生产过程中脂解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样品的气相色谱结果发现:从鲜肉到酶解后游离脂肪酸均以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为主,且含量不断积累;整个加工过程中,脂肪酸的释放速率为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后期的加工过程中,油酸和亚油酸发生氧化降解,分别从水解后的1.638%、0.8276%,下降到氧化后的1.218%、0.5975%;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73.
黄曲霉毒素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生物防治技术在黄曲霉毒素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利用课题组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黄曲霉毒素生防细菌B05,使用HPLC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确定了分离条件。将分离物收集后通过微孔板培养,确定了各分离组分对黄曲霉毒素的拮抗效果。  相似文献   
74.
丝织帛裳     
郇佳慧 《纺织学报》2022,43(6):216-216
本设计灵感来源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型帛画,将帛画转化为服装设计语言。色彩与图案提取于帛画,视觉效果丰富。结合旗袍款式与元素进行再创造设计,展现出东方服饰的优雅气质。面料选用丝绸与欧根纱相结合,展现出服饰不同质感效果。图案运用具有湖南传统特色的湘绣“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的技艺,表现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75.
针对纪检部门受理网上举报信息及资料管理系统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B/S的网上举报及资料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分别实现前端和后端的功能。在前端,普通用户可进行注册,修改个人信息,查看有关举报的知识和制度,直接提交署名或匿名意见;在后端,纪检部门用户经过登录,可查看有关人员的举报信息,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呈报负责人批阅,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6.
研究将可视化编程技术用于由键盘和字符型液晶显示器组成人机操作界面的嵌入式计算机控制器系统的开发,通过分析人机操作界面的特点,建立通用界面模型,设计实现仿VB编程环境的可视化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77.
为提高基于智能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的人员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分割的组合分类器识别方法。根据人员步行加速度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划分方法,将人员步行加速度划分成相对动态与稳态两个部分,分别从两个区域提取标准差、均值、能量等特征;根据不同步行速率选择这些特征和峰值点连线斜率组合成新的特征集合;最后,采用组合分类器的方法获得了更加理想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员慢步行走的姿态下的识别率达到了98.3%,快速步行达到了97.6%。较现有人员识别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豇豆中6种菊酯农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豇豆样品经乙腈提取,采样QuEChERS法进行净化,目标化合物经TG-5SIL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农药在0.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3个添加浓度水平(0.01,0.05,0.10 mg/kg)下,平均回收率在89.6%~106.9%之间;5次重复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0%~11.9%;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定量限为0.003 mg/kg,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氟胺氰菊酯的定量限为0.0015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豇豆中6种菊酯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对于大孔隙、松散高填方地层进行地基加固,受填土深度、粒径、大孔隙等影响,采用传统的注浆工艺施工难度较大,且注入的浆液极易流失,无法有效控制注浆范围,成桩质量不可靠。为解决在大孔隙、松散高填方地基土中进行地基加固的难题,在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十堰基地迁建项目地基处理工程中,研究了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注浆工艺机理和浆液材料,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该工程的地基处理加固效果表明,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注浆工艺在大孔隙、松散地层条件下进行地基处理具有适宜性和可靠性,为大面积松散高填方地层的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为保障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安全,提高电网防风抗灾能力,需要对城市保底电网进行规划。提出一种城市防风抗灾保底电网多目标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满足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可靠性为前提,以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及其相应供电线路的选取为决策变量,以保底电网规模最小和优先纳入电缆线路为联合优化目标。计算过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求取全局Pareto前沿最优解集,生成多个备选方案;采用广度优先的搜索算法检验及构建完整网架。分别以简化构建的电网和广东某市中心城区的实际电网为算例进行分析计算,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