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际挤压进行TC4-ELI厚壁管材成形研究,探究厚壁管材不同区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挤压成形过程中,管材外部的温度和等效应力较高,有较多的α晶粒沿ED方向被拉长,且长条状α晶粒的长大程度更高,生成相对强度较高的基面织构。而管材内部所受应力较低,晶粒择优取向行为不明显,只生成微弱的■板织构。力学性能受到晶粒大小和晶体学取向的综合作用,管材外部虽然晶粒粗大,但生成的基面织构与轴向拉伸应力的Schmid因子较小,使得管材外部的强度高于内部。  相似文献   
42.
对Ti650合金电子束焊接样品进行了不同制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焊接样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Ti650合金真空电子束焊缝焊后主要以亚稳马氏体α′相为主。经700℃/2 h AC退火后,焊缝中马氏体α′相发生近平衡相变α′→α,同时焊缝中析出大量次生短针状α相。经1010℃/1.5 h WC+650℃/2 h AC处理后,α相发生了明显粗化和等轴化。次生析出的短针状α与原始粗化的α片层相结合有效地提高焊缝强度,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使焊接接头在该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经固溶时效后再经700℃/2hAC处理,晶界处逐渐析出等轴α,弱化了晶界强度,引起其塑性的降低。综合分析焊缝区的组织和性能,Ti650合金焊接样品采用1010℃/1.5 h WC+650℃/2 h AC进行焊后热处理,焊缝和基体的性能能够获得较好匹配。  相似文献   
43.
2005年9月25~27日在美国斯科特斯德召开的国际钛协会年会气氛热烈,参会代表达到了734人。参会代表包括生产商、经销商和设备供应商。大会交流报告2篇,分会交流报告36篇,会议张贴报告44篇。Timet总裁预测2004~2010年全球钛制品的年增长率会达到3.4%。VSMPO Tirus总裁预测钛轧制品的需求将从2003年的50000t增到2008年的75000t。Dynamet公司总裁分析认为钛材38%用于工业生产,35%用于商务航空,12%用于军事,9%用于消费者市场,6%用于其他市场。会议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BT25Y钛合金在600 ℃、700 ℃和800 ℃下的高温氧化行为。采用连续氧化增重法,并结合氧化速度常数、氧化活度等理论计算了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利用XRD、SEM和EDS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氧化膜的相结构和表面、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BT25Y钛合金在600 ℃和700 ℃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连续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层由细小TiO2和Al2O3组成,氧化膜可有效阻止氧渗入基体,降低氧化速度;BT25Y钛合金在800 ℃氧化严重,其连续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符合直线规律,氧化层由Al2O3层和TiO2层交替组成,氧化膜疏松多孔,不能有效阻挡氧向基体一侧的扩散。  相似文献   
45.
通过TB18钛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条件下β晶粒尺寸的变化,研究了新型超高强TB18钛合金β晶粒的长大行为。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TB18钛合金β晶粒长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β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920 ℃为合金的粗化温度。通过Beck公式计算了晶粒长大参数,采用Arrhenius公式计算了晶粒长大激活能。TB18钛合金β晶粒长大指数n为0.13~0.26,β晶粒长大激活能为34.27~60.58 kJ/mol。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显微组织形态对TC17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并结合裂纹扩展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TC17合金,在裂纹扩展的第I阶段和第III阶段,等轴组织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扩展速率加快,显微组织对中速区的裂纹扩展速率影响不大;对两种片层组织结构的裂纹扩展速率分析结果表明,仅固溶态的组织在裂纹扩展的整个阶段具有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并且起裂区对应较高的应力强度因子,裂纹在固溶态组织中的扩展路径较固溶时效态的曲折。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β热处理条件与新型高强韧Ti-5321合金显微组织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60~92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Ti-5321合金显微组织为细小等轴β晶粒,同时保温时间越长,晶粒尺寸越均匀。自β相区缓慢冷却到(α+β)相区,α片层生长符合感生形核生长特征。β热处理后冷却速率和冷却时间对Ti-5321合金α片层集束尺寸和片层宽度影响较大,片层宽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减小,随冷却时间的延长呈现由缓慢增大到快速增大再到缓慢增大的规律。α片层集束尺寸在冷却速率为0. 25~1℃/min时,随冷却速率的增大快速减小,冷却速率为1~2℃/min时,集束尺寸减小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48.
对Ti40合金环材进行600℃,4h退火处理,并测试合金在500~550℃温度范围不同应力下蠕变性能。结果表明,Ti40合金在500~550℃的温度范围的蠕变行为应该分为两个区间,区间Ⅰ为500~520℃温度范围;区间Ⅱ为535~550℃温度范围,在两个温度区间内蠕变本构方程不同。分析认为,在低温区(500~520℃)应力对位错的滑移影响较大,热激活控制的位错攀移控制稳态蠕变变形;当温度升高时,扩散对蠕变变形的贡献越来越大,在高温区(535~550℃),合金的蠕变可能受自扩散或合金元素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9.
Ti600高温钛合金600 ℃下组织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600高温钛合金600 ℃热暴露不同时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物的量不多,主要是硅化物的析出和a相的有序化过程。热暴露过程中,合金塑性的降低主要是硅化物和a2相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2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起主导作用;a2相的稳定化和长大过程是合金塑性下降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50.
通过室温静态拉伸和扭转试验,结合TEM、SEM等分析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双态Ti-55531合金在拉伸和扭转载荷下的变形和断裂失效行为。结果表明,载荷方式对双态Ti-55531合金变形和断裂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首先,该合金扭转剪切强度较拉伸强度低约300MPa,表明该合金的断裂对扭转切应力的敏感性高于拉伸应力。其次,拉伸和扭转变形时,合金主要都受滑移和剪切共同控制,但相对拉伸变形扭转变形时等轴αp产生的剪切滑移带数量更多;且变形时晶界α和等轴αp的界面处易堆积高密度位错。最后,拉伸断口较扭转断口陡峭,拉伸断裂失效是以微孔聚集为主的穿晶断裂机制;而扭转断裂失效则是以微孔聚集和剪切开裂的混合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