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21.
介绍了磁性液体密封(MFS)研究的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MF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本文成功地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DPP)同时测定矿石中的某些痕量金属离子。用酒石酸铵(0.1mol·L~(-1))作支持电解质:0.01%明胶作极大抑制剂。该样品产生8个十分明显的极谱峰。极谱图中的第1个信号E_p=0.08V(相对于SCE)可能是Ag~+或Au~(3+)引起的。为证实样品中存在Ag~+和/或Au~~(3+),用EDTA作络合剂使单峰分裂成双峰:E_p=-0.04和-0.2V(相对于SCE),从而证实了样品中确实存在Ag~+和Au~(3+)。观测到的伏安结果与用AAS法测得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
<正> 1.实验 (1)仪器 用JY38Plus ICP系统进行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操作条件见表1。用3030B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FAAS(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用70—000型系统进行直流电弧AES法测定。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一种有选择性、且灵敏的分光光度测定U(Ⅳ)的简便方法。该法基于U(Ⅳ)与钍试剂反应,并随后在pH2.2时与N-羟基-N,N′-二苯基苄脒(HDPBA)苯溶液生成一种能被萃取的桔红色界面络合物。这种界面络合物溶于乙醇,在490nm处显示最大吸光度。三元络合物的Sandell灵敏度为2.7×10~(-3)μg·cm~(-2)。该体系在2.0μg·ml~(-1)U(Ⅳ)以下服从比耳定律。研究了各种分析参数以确定测定U(Ⅳ)的最佳条件。该法有选择性,所试验的普通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都不会产生干扰。方法的检测限为0.09μg·ml~(-1)U(Ⅳ)。10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本法已成功地被应用于标准矿石、地质样品和合成样品中铀的测定。  相似文献   
25.
2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着这个时代进步的节奏,大学校园里同样充满挑战和冲击,许许多多的思想和现实冲击着这一代生活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中的“天之骄子”。因此校园中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有了它新的特点和难度。  相似文献   
27.
28.
许孙曲  许菱 《轻金属》1996,(1):59-60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和铝合金中的Ga~(3+)、In~(3+)、Tl~(3+)[印度]S.M.Kalade和Y.M.Shinde许孙曲,许菱摘译武红林校1实验1.1设备与试剂用Spectronic20-D分光光度计和ContlDynamics数字pH计?..  相似文献   
29.
随着化学工业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这种工业上常称之为触媒的催化剂,其外观及性状是多种多样的.固态催化剂常由两部分物质组成:一是起支架作用的物质,叫载体或基质;二是起催化活性作用的催化剂或助催化剂等.这些物质常是一些有价金属或其氧化物.当催化剂寿终或夭折(中毒)后,将其回收能够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消除废气中的NOx的催化剂的基质为TiO_2,活性组份为MoO_3或WO_3,主要用于消除燃煤发电站和垃圾焚化炉产生的废气中的NOx.这种催化剂也含有微量钡、银、钒和…  相似文献   
30.
从合金丝废料回收铅,锡和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酸/碱浸出法从含铅、锡和铟的合金丝废料中成功地回收了这些金属。用热的HCl-HNO3浸出废料,冷却至10℃时,最初存在的71.8%铅以氯化铅分离出来。在45℃下,用每当量铅1.5当量的铟粉转换沉淀回收其余大部分铅(22.9%)。在pH2.0 ̄2.8时,用NaOH以水合氧化锡形式从酸性溶液中回收锡。用两种不同方法从残液中回收铟。第一种方法是在pH3.91时,用H3PO4以磷酸盐形式沉淀铟,用N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