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针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精矿,研究了焙烧—酸浸—氰化提金工艺,获得了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40℃,焙烧时间2 h,焙砂在初酸浓度为30 g/L、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5 h的条件下,Cu浸出率>95%,酸浸渣铜品位可降至0.3%以下;脱铜渣在NaCN浓度为4‰、矿浆浓度为30%,氰化时间24 h的条件下,Au浸出率达96%以上,实现了Au和Cu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62.
63.
以紫金山选铜尾矿浮选的明矾石精矿为原料,研究了酸浸法提取明矾石中K、Al元素以及明矾深加工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铝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明矾石精矿在600℃下焙烧2.5 h,其脱水率接近100%;酸浸温度90℃、液固比为6、硫酸用量为理论值的1.4倍时,精矿中K、Al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85%、90.61%;结晶明矾经过900℃焙烧和三次洗涤后,氧化铝的纯度可以达到96.90%。  相似文献   
64.
利用单矿物电位调控浮选和循环伏安扫描方法研究浮选与电位的关系,考察黄铁矿的浮选电位范围(电极电位),并绘制黄铁矿在不同环境中的φ—pH—c图。结果表明:黄铁矿与黄药作用的起始电位为0.1 V左右;电位在0.1 0.3 V之间时,反应受表面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当电位大于0.3 V时,反应受传质过程控制。黄铁矿对黄药氧化起电催化作用。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磨矿和搅拌均会影响捕收剂与黄铁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硫空位和铁空位缺陷对氢氧根和羟基钙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铁空位能减弱氢氧根的吸附,硫空位能促进氢氧根的吸附,而铁空位和硫空位缺陷都能增强羟基钙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氢氧根在硫空位缺陷形成的活性铁原子上的吸附能力比在铁空位缺陷形成的活性硫原子上的吸附能力强。对于羟基钙分子,在硫空位缺陷存在的情况下氧原子与黄铁矿表面铁原子成键,在铁空位缺陷存在的情况下钙原子与周围的硫原子发生作用,从而促进了钙原子在黄铁矿表面空位缺陷处的吸附。  相似文献   
66.
砷钙渣是矿山和冶炼酸性含砷废水处理的沉淀产物,研究对比了焙烧结晶法、铁盐固化法和固化处理法三种砷钙渣稳定化处理方法,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砷钙渣中As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处理法处理效果优于其它两种方法,最佳固砷率为99.5%,As浸出毒性结果 <0.3 mg/L,符合国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  相似文献   
67.
采用反应釜模拟锌精矿常压富氧浸出条件,考查了精矿粒度、酸锌摩尔比、温度、氧压、搅拌转速、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大于97%,渣含锌约3%;铟浸出率约96%,渣含铟约0.000 4%;银浸出很少,大部分留于渣中;浸出渣含硫大于78%。  相似文献   
68.
采用颚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和高压辊磨机对紫金山铜矿进行破碎,测定了1.7~3.35 mm粒级破碎产品的微裂纹、孔隙度特性,通过磨矿试验探究微裂纹特性对该粒级磨矿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压力条件下的高压辊磨产品形成的微裂纹均比颚式破碎产品和对辊破碎产品多,矿石孔隙度更大;高压辊磨机工作压力为4 MPa的破...  相似文献   
69.
采用某铜冶炼企业的选矿现场浮选工艺流程,开展对铜冶炼产生的闪速炉渣和转炉渣性质研究,并对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合炉渣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两种炉渣不同配比对铜浮选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速炉渣铜品位为1.51%,转炉渣中铜品位为5.92%。闪速炉渣中铜主要存在形式为硫化铜,占总铜量的82.12%,金属铜和氧化铜以及其他含量相对较少;转炉渣中铜主要存在形式为硫化铜和金属铜,硫化铜含量占总铜量的54.73%,金属铜含量占总铜量的34.80%,氧化铜以及其他铜含量相对较少。闪速炉渣与转炉渣的配比为1:4时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混合炉渣浮选铜回收率为94.78%,尾矿品位为0.34%。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采用酸洗—硫化钠转化工艺从湿法炼锌钴渣中回收锌、富集钴。先通过酸洗回收钴渣中大部分可溶锌,然后用硫化钠将钴渣中的钴转化为硫化钴,同时实现除钴试剂再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锌回收率为84.65%,钴渣中钴质量分数提高至6%以上,除钴试剂A再生率达47.53%;再生试剂可返回净化工序循环利用。该工艺流程简单,金属综合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