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选用壳单元,利用ANSYS软件对玻纤增强泡沫夹芯夹层结构的大型地面雷达罩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在自重、风载和雪载及组合工况下,对不同结构层厚度的雷达罩进行了应力、变形和稳定性分析。对2种结构形式的雷达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夹层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既减轻了罩体的自重,又提高了结构的刚度。此工作为大型地面雷达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结构加固用CFRP片材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几种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布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片材,通过测试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伸长率,研究探讨了影响CFRP片材拉伸强度的几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树脂本身的力学性能指标、含胶量、浸润性能等均对CFRP片材的拉伸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
采用SRIM工艺制备了连续毡/聚氨酯(PU)复合材料,对SRIM工艺过程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采用二级Arrhenius方程描述PU聚合时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绝热温升测量获得动力学参数,建立了PU聚合时的动力学模型。采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并建立了PU聚合反应时的粘度模型。采用达西定律描述了充模过程中PU的流动行为。测量得到了充模过程中注射口处的压力上升曲线:当压力低于0.4 MPa时,压力上升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4.
索健  王继辉  陈宇 《室内设计》2022,(3):105-111
我国城市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 日益严峻,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成 为各地重点民生项目。通过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 质提升实践案例与最新相关研究,提取住区建 筑多品质指标因素,构建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 性等多品质提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对 居住品质提升后的居民满意度调查进行科学分 析,探究居住品质因素提升与居民满意度之间的 关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利用Smart-PLS 3软 件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并得 到建筑品质和外环境品质对住区建筑品质的影 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6和0.326;对于住宅建 筑品质,其功能性影响效应较大,路径系数为 0.625;舒适性(0.265)和场所性(0.117)对其影 响较小;对于外环境品质,其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的影响效应相近,分别为0.385、0.304和0.323。研究结果为深化住区建筑多品质提升模式 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几种制备方法及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讨论了纳米碳纤维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取向和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加入纳米碳纤维赋予聚合物光电性能和目前尚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6.
本文运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树脂体系、低轮廓添加剂体系以及阻燃剂体系对SMC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拉伸强度和氧指数,确定了高阻燃片状模塑料的最佳配方组成,并对ATH实现高阻燃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FSEC)中,整车的轻量化设计对于赛车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法和Optistruct复合材料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碳纤维代替传统钢材对电池箱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通过自由尺寸优化确定加筋的位置、数量,通过尺寸优化获得各铺层的厚度,通过铺层次序优化获得具体的铺层次序。综合运用加筋结构与夹层结构,非加筋部分采用夹层架构,选用铝蜂窝填充以提高电池箱的防火性能。经优化后的电池箱质量减轻了69.08%。在3种不同加载条件下,箱体的最大位移分别减小了72.74%、70.41%以及82.46%。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酚醛树脂的结构特性出发,阐明了酚醛SMC制品的阻燃、耐热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
“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风电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风电进入平价时代,风电机组通过不断增加单机容量来降低度电成本,由此也对风电叶片长度提出了不断增加的要求。风电叶片面临着“大型化、轻量化与低成本”的矛盾,新材料和新工艺是推动叶片走向风电平价时代的重要手段。本文评述了风电叶片行业的发展与趋势,指出影响叶片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原材料,系统性地分析了增强纤维、夹芯材料、基体树脂和结构胶4种材料在叶片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高质量和绿色环保条件下叶片大型化对工艺发展的新要求,新工艺中的预浸料和拉挤技术是未来大叶片应用发展的主要趋势。最后,文章对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叶片上的创新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为平价时代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确定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扫描最合适分辨率的方法,并基于CT图像分析了3K五枚缎纹织物的结构,预测了渗透率。首先,将织物理想单胞模型转换为不同分辨率二维切片,考察分辨率对单胞结构、渗透率表征的影响,提出了确定Micro-CT扫描最合适分辨率的方法;其次,采用确定的分辨率对织物进行Micro-CT扫描,获取织物细观结构;最后,使用CT三维细观结构进行厚度方向渗透率数值预测,研究了织物结构的空间离散性对厚度方向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所用五枚缎纹织物,采用15μm分辨率进行Micro-CT扫描最合适;通过Micro-CT可准确获取织物纤维束的路径及截面变化;多层织物的孔隙沿3个主方向均呈现周期性排布,且束间孔隙率均值为16.6%;使用真实CT模型的厚度方向渗透率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