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简化退火高强度冷镦钢SCM435盘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开忠  孙维  于同仁 《特殊钢》2006,27(6):63-64
马钢采用铁水预处理-50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65tLF精炼-6流140mm×140mm方坯连铸-SMS控轧控冷高速线材轧机工艺流程,生产Φ5.0~22.0mm简化退火0.35C高强度冷镦钢SCM435盘条。通过LF精炼及连铸保护浇铸和电磁搅拌,铸坯中氧含量达18×10-6。经控轧控冷生产的线材抗拉强度平均为746.5MPa,较常规工艺轧制的线材低200MPa。因此,控轧盘条球化退火时间较常规轧制盘条减少50%。  相似文献   
82.
继本刊1990年4期发表作者《工业设计及其发展》一文后,本文将探讨工业设计的活的灵魂,那就是以“人”为中心,“为人类服务”的问题。工业设计师必须研究人的感受和各种需求,尤其是对审美的需求,创造与人相适应的产品和环境。  相似文献   
83.
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V-N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规律,分析了冷速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N微合金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了铁素体析出、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冷却速度影响铁素体分布和晶粒大小;珠光体相变结束临界冷速为7.0℃/s、贝氏体相变开始临界冷速为3.0℃/s、马氏体相变开始临界冷速为15℃/s.  相似文献   
84.
为明确连铸大圆坯V形四砧径向锻造金属变形的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imufact模拟了四砧径向锻造过程,着重分析了锻件的变形渗透问题和心部轴向应力、平均应力的分布情况。四砧径向锻造锻件表层金属变形量较大,心部金属变形量较小,最小等效应变位于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中心位置。锻造过程中,变形区心部的轴向应力为拉应力状态,心部轴向应力最大值随压下量的增加变化较小,在给定模拟条件下,锻件中心最大轴向拉应力为22 MPa。锻件在变形区的平均应力为负,变形区的应力状态为静水压力。锻件心部的静水压力明显小于表层,且随锻压压下量的增加,心部的静水压力增加,在给定模拟条件下,锻件中心最大静水压力为49 MPa。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热轧后小H型钢立即进行强制冷却,实现型钢组织从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过程中的晶粒细化,从而很大程度提高小H型钢的屈服强度。根据这个理论和温度场模拟计算以及现场实际条件设计的在线控制冷却系统在马钢小H型钢生产线上得到应用。应用结果显示,Q235材质的小H型钢屈服强度比空冷条件下提高5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86.
采用德国巴赫DIL805A热膨胀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钢SM490YB连续冷却过程组织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却速度对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钢SM490YB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了铁素体析出、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且珠光体转变结束临界冷速为30℃/s、贝氏体转变开始临界冷速为3℃/s和马氏体转变开始临界冷速为15℃/s;在不同冷却速度通过影响C原子的扩散来影响马氏体的开始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87.
-165℃低温钢筋是LNG储罐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目前完全依赖进口。文章在借鉴国内低温容器钢板的基础上,采用低P、低S的成分设计,成功开发出LNG储罐专用500MPa级耐-165℃低温钢筋,对低温钢筋的常温力学性能、-165℃低温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制的低温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尤其是良好的-165℃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及缺口敏感性,可以满足LNG储罐的技术要求,填补了国内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Nb微合金化后渗碳层和基体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及Nb微合金化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实现齿轮的接触疲劳长寿命.方法 利用真空渗碳炉将Nb微合金化及未Nb微合金化齿轮用钢18CrNiMo7-6进行渗碳热处理,采用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接触疲劳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  相似文献   
89.
李强  孙维  杜松林  王建军  周俐  汪开忠 《河南冶金》2004,12(6):10-11,40
针对马钢三钢厂异型坯结晶器,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流热耦合功能计算了钢水的凝固过程,采用等效比热法考虑了凝固潜热。在此基础上耦合计算了连铸坯的热应力,以及成裂指数,计算结果和现场规律吻合,为现场工艺优化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0.
通过Gleeble-20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Nb微合金化齿轮钢18CrNiMo7-6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试验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0.1、1和10 s-1下的热塑性,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并构建了峰值应力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动态再结晶为主要的软化机制;在相同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度越高,热塑性越好,动态再结晶是一个热激活过程;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得到,试验钢中主要存在的碳化物为M23C6和NbC,其中NbC的全固溶温度达到1180℃,Nb主要以NbC析出相为主,NbC在不同变形温度下的析出含量分别为0.0343%、0.0322%、0.0289%、0.0236%及0.0156%;采用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试验钢的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确定了热变形激活能为Q=344.55 kJ/mol,模型预测出的峰值应力与实测峰值应力平均误差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