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4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3)粘土湿型砂的可紧实性 以前,现场对粘土湿型砂的控制,常规的做法是测定湿抗压强度、透气性和水分。实际上,这3项指标对保证型砂质量来讲是不充分的。生产现场常常发现,混砂时测得这3项指标都合格,但造型工认为型砂不好用而提出意见。也有时混砂工人和造型工人凭手感  相似文献   
82.
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的电机式和电子式起动器,结构紧凑,带AS-接口,是两种具有通信能力的电动机起动器。两种起动器均可在无开关柜的情况下起动电动机。这样,既节省了装配时间,又节约了安装材料。这种结构紧凑的电机起动器,工作在500V负载电压下(电动机功率2.2kW)扩展了功能。两个独立的输入端设置在机壳内,机壳上排列有M-12插孔。附加的T型转接器在标准的AS-接口布局上呈Y形分布。带两排M-12插孔。电子式起动器的结构中,组合了电子过载保护器件和电子式开关装置。特别令人信服的是每小时进行高达1800次换向操作的高开关率。许多情况下,允许固定周期(节拍时间)为2s,明显提高了该装置中输入输出信息的通过量。扩展的功能还包括遥控复位和过负荷时的应急操作。该电动机起动器在严酷的环境下(例如低至-25℃的环境温度)仍能正常工作。 (摘译自《Elektrische Maschinen》1999,10)  相似文献   
83.
精锻钛合金棒材的锻透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任何一种锻压设备锻制钛合金,都存在锻透性的问题.它与锻造参数:变形速度、变形量、变形温度等有直接关系。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从1982年开始用精锻机锻造钛合金,利用GFM公司提供的计算公式考虑锻透性问题、制订锻造变形量。随着钛合金锻造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精锻机理的深入了解,发现直接将GFM公司提供的经典锻透性公式用于钛合金的锻造性计算存在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讨论钛合金精锻的锻透性问题。1经典理论的锻造性公式 现在应用的锻透性公式是GFM公司提供,由德国人根据经典理论作出的(图1)。AC…  相似文献   
84.
85.
链接:陈惺同志于2009年5月15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一个治水专家,他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水利事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临终还撰写了10万字的《治水无止境》一书,图文并茂地对近60年的治水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给水利人留下了一本难  相似文献   
86.
碳纤维纸    碳纤维纸是使用100%碳纤维或活性碳纤维及碳纤维或活性碳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抄造的纸。碳纤维自身之间不具有象植物纤维一样的互相交织和结合的性质,必须使用粘合剂。    1、碳纤维    碳纤维根据制造原料的不同分为聚丙烯氰类(以下称PAN类)、沥青类、粘胶类3种。另外,根据其最终处理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碳纤维和石墨纤维。    碳纤维具有以下特征:    (1)质轻,机械强度、弹性、抗拉伸和抗压缩都比较好;    (2)几乎没有弹性(蠕变)疲劳;    (3)耐冲击性低;  相似文献   
87.
以荞麦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均衡、有荞麦风味的发酵酸奶,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物料及稳定剂的配比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8.
问:隧道式干燥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隧道式干燥室是烧结砖瓦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热工设备。当前,在烧结砖瓦工业中使用最多的人工干燥方式还是隧道式干燥室,无论采用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或者其它工业废渣、粘土;不论采用一次码烧工艺,二次码烧工艺,还是其它生产工艺方式,进行湿坯干燥的工艺基本都采用连续干燥,流水线生产,所用的干燥设备大部分为隧道干燥室。根据湿坯干燥过程中的热交换、热湿交换、湿交换的特点,按照隧道干燥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本人认为,在干燥室的操作中应从码坯方式、进车速度、干燥送风量大小、排潮湿度大小、排潮温度高低、排潮量的多少等几个方面考虑,进行适时的调节和调整,并注意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干燥车码坯方式   湿坯在干燥过程中是依靠其与热气体的热交换和热湿交换进行的物理过程,干燥时,坯体表面的水分扩散到热空气中,坯体表面脱水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坯体每个面周围空气量大小及气体流速快慢、气体温度的高低。码坯密度高的地方,通风空间较小,单位时间的通风量低、供给干燥所用的热量少,该处气体的湿度较大,脱水能力较弱,不利于湿坯与气体之间的湿交换,坯体脱水速度较低。码坯密度低的地方,通风空间较大,单位时间热空气的通风量高,供给干燥所用的热量多,脱水能力强,能够及时将湿坯周围的水分排走,使坯体表面和内部维持在较高的湿度梯度上,便于坯体内部的水分向表面扩散,使干燥过程具有较大动力,保证干燥过程在较高的速度下正常进行。所以,在干燥车上码坯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干燥车中部和边沿所留空间的大小,尽量保证各处的空间基本均匀一致,这样,就能使干燥的成品质量基本相同。隧道干燥室中的干燥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前移动的,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车不与墙碰撞,也为了车上的湿坯变形后不碰撞侧墙,一般情况下,车边沿到侧墙面的距离为40~50mm(4~5cm),这一距离大于车中部坯垛中各坯之间的间距,如果要获得较好的效果,应将该距离缩短为30mm。码坯时应注意将湿坯尽量码到干燥车的边部,使中间坯体之间有较大的距离,较小的空气流动阻力,做到断面上各处的流量基本一致,有可能的话,使车中间的码坯密度小于车边部,这样就能获得良好的干燥质量和较快的干燥速度。 2 干燥进车速度   干燥室的干燥进车速度是根据湿坯干燥快慢的程度确定的。当生产所用原料、生产规模、干燥室长度、干燥室条数确定以后,该干燥室的干燥周期就确定下来了,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值。只有当原料和工艺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才随着发生较小的波动。干燥进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干燥室中的干燥制度,若某一条干燥室的进车速度过快,则该条干燥室中坯体的干燥周期就缩短,如果通风量和通风温度不变,排潮量和排潮湿度不变,干燥室中的温度制度和湿度制度就会发生变化,使干燥曲线发生偏移,湿坯不能排出多余的水分,出干燥室的干坯含水率不能达到生产要求,使干燥废品率上升。若调整该条的各种热工参数,其它干燥室的参数也要作出相应调整,这样使得干燥室的工作制度极不稳定,不利于干燥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干燥质量的稳定。所以,在干燥室进车的操作中,应按照预先确定的进车规律均匀进车,定时定量将干燥车推入每一条干燥室。 3 干燥室送风量的调整   干燥通风量越大,空气温度越高,干燥速度就快,反之干燥速度就慢,这是制品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干燥室操作中,可以通过给干燥室中送入大量的热空气来提高坯体的干燥速度,但不能无限地提高。由于受到原料自身性能的影响,在干燥临界点以前,坯体脱水后要产生较大的收缩,产生一定的内应力,坯体的脱水只能依一定的速度进行干燥越快,收缩越大,内应力越强,当内应力的大小超过坯体强度后,坯体就会产生裂纹,内应力愈大,产生的裂纹也就愈长愈宽。在临界点以后,坯体已经停止收缩,排出其中的水分后,只增加了坯体中的孔隙率,减小了坯体的体积密度,坯体内部没有内应力产生,不会使坯体产生裂纹。这时,可以采用大风量高温度的方式,快速排出坯体中的水分。所以,在调整隧道干燥室的进风量时,要根据每条干燥室的均匀进车情况进行。首先,使每条干燥室的进风量相等。其次,根据临界点的具体位置,确定送风的位置和大小。第三,严格控制临界点以前的进风量和干燥速度。第四,按照原料基本性能和设计要求,控制进入干燥室的气体温度。气体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则会使临界点以前的坯体干燥过快,产生干燥裂纹,温度太低则总热量达不到干燥要求,使出干燥室的坯体不能排出应排的水分,达不到干燥的目的。第五,要控制进入干燥室的气体湿度,湿度过大会使其脱水能力下降,不能使坯体干燥。上述两种情况都会使干燥制度发生较大变化。 4 排潮量大小的控制   排潮量大小要根据坯体的干燥速度确定,排潮量大时,就会加快坯体的干燥,排潮量小时,坯体的干燥速度就会减慢,要使干燥过程能顺利进行,就必须使干燥室中的排潮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在排潮量控制时,要根据坯体干燥情况决定。第一,如果干燥室进车端的前面几辆车上的坯体有回潮现象出现,就说明排潮量不够,没有及时将坯体蒸发出的水分带走,使空气中的水分重新凝结于坯体表面。这时,要适当调整干燥室中的排潮设备,选择合适的排潮位置,使潮气能及时地排出干燥室。第二如果干燥室进车端前几辆车的坯体有裂纹出现,则说明干燥室中的排潮量过大,排潮速度大于坯体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使坯体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这时,应适当调整通风设备的通风量大小和通风位置,使排潮量降低。 5 排潮温度和湿度   当干燥室进车端出现回潮现象时,表明排潮量较低排潮湿度过大排潮温度低,这时应适当增加排潮量,提高排潮温度,减小排潮湿度。当干燥室进车端内的坯体有裂纹出现时,表明排潮湿度较低排潮量过大排潮温度太高,应适当减少排潮量提高排潮湿度降低排潮温度。  相似文献   
89.
90.
变压吸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变压吸附作为一种新型的气体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同时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方法相比较,指出了变压吸附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省,易操作等显著特点,极富有市场竞争力。最后介绍了变压吸附与其它几种气体分离纯化方法相结合在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