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41.
对于水氯镁石的复盐(C6H5NH2·HCl·MgCl2·6H2O)法脱水产品中微量MgO含量的测定,采用了直接测定样品水溶残渣中镁含量而得MgO含量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间接法,获得了更准确的结果。用紫脲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溶残渣用稀H2SO4溶解后溶液中微量镁,研究了金属镁离子与显色剂的络合比、溶液酸度、显色时间对显色的影响,以及盐酸苯胺阳离子、Fe3+、Zn2+、Ba2+、Ca2+、Ni2+、Co2+等离子对显色的干扰及其消除。并采用修正法消除了显色后残余显色剂对测定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离子浓度0~2mmol/L范围内,修正吸光度与镁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为2.45×102 L/(mol·cm)。加标镁离子的测定结果证明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近100%),适合于水氯镁石脱水产品中总MgO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42.
以棉籽油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通过超声波强化制备生物柴油(FAME)。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强化与机械搅拌反应体系相比,反应时间从40min缩短至20min,节能效果明显;得出了超声强化合成FAM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比6.5:1,超声时间20min,占空比28%,催化剂用量0.9%,FAME的得率为97.35%,所得生物柴油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欧洲EN14214和0#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43.
SBA-15的改性及催化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杨  衣怀峰  陈宇  吴玉龙  陈曾  杨明德  童军茂 《化工进展》2011,30(6):1247-1252,1258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直接合成法和后合成法镀饰Al后再负载碱金属盐KNO3,制得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KNO3-AlSBA-15和KNO3-Al-SBA-15。用XRD、BET、SEM以及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SBA-15上镀饰Al可以保护分子筛的介孔结构;进一步负载KNO3,能够增强催化剂的碱性。将其应用于催化文冠果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显示催化剂KNO3-Al-SBA-15的催化活性最好,优于传统均相催化剂,所得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2%,重复使用多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4.
在小电阻改造中电缆屏蔽钱和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如果电缆屏蔽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穿法不对时,会造成保护拒动,引起上一级保护越级动作。给出了正确的穿入方法,并总结了双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时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检测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引入了阵列超声成像法,研究了阵列超声成像法检测裂缝深度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并在实验室设计制作了一块预设7条不同深度裂缝的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跨单裂缝和试件整体成像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成像法根据缝底反射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来检测裂缝深度,生成的二维图像可以显示缝底位置,但无法显示缝身;该检测法的检测精度较高,并且随着裂缝深度的加深逐渐提高;检测时应考虑边界效应,否则无法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检测时存在盲区,当缝底位于盲区内时会出现漏检。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一种制备2212相Bi系超导前驱体粉末的新方法.首先,将组成为Bi:Pb:Sr:Ca:Cu=1.84:0.34:1.91:2.03:3.06的五种金属硝酸盐混合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混合硝酸盐粉末蓝粉,喷雾干燥的溶液浓度按Bi3 浓度表示为0.34 mol·L-1,干燥器进出口空气温度分别为563和413K.然后蓝粉在流化床中700℃下进行脱硝得到褐粉,脱硝过程为扩散控制.最后褐粉经800℃焙烧48 h后得到Bi系2212相超导前驱体粉末黑粉.研究确定了各阶段粉末形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粒度分析仪、SEM和XRD等测试手段表征了粉体的形貌和晶型特征,观察了粉末由非晶型到2212相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新方法所制得的黑粉具有明显的2212超导相片层状结构和特征晶型,符合Bi超导材料对前驱体粉末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兰林  党杰  刘吉  陈宇  杨明德  吴玉龙  代斌 《现代化工》2012,32(6):43-46,48
针对苯在Pd/γ-Al2O3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过程,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对Pd/γ-Al2O3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其稳定性,并与Pd-Pt/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通过BET和XPS对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Pd/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方式对于催化剂活性有明显影响,相比H2,反应气预处理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使操作过程简化;与Pd-Pt/γ-Al2O3相比,Pd/γ-Al2O3同样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当空速为3 000 h-1,催化降解反应持续120 h后,苯降解率仍维持在99.6%以上。  相似文献   
48.
轻烧氧化镁及其前驱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氯镁石(MgCl2·6H2O)为镁源,Na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法得到碳酸镁水合物,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高纯氧化镁。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初始反应溶液的pH值对轻烧氧化镁及其前驱体的组成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323 K时,得到了棒状的三水碳酸镁;在333 K~363 K之间,得到了碱式碳酸镁。333 K温度下,pH值在9.5~12.5范围内,得到形状不同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在1 073 K下煅烧上述前驱体得到高纯度(99%以上)的MgO,为后续高纯镁砂的制备提供了优质原料,同时为盐湖镁资源制备高纯镁砂工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应用于风电场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T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两大类。基于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测试项目,从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实用特性三方面对SVC与SVG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得出结论:二者均能满足当前国标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出的要求,且各具利弊,SVG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  相似文献   
50.
简要介绍了晶习预测在工业结晶过程中的应用和意义。分别在分子模拟、分子动力学及量子化学领域应用几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包括Cerius2,MD,VASP等)在晶习预测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就上述软件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比较;举例说明了它们在晶习预测方面的重要用途,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为工业结晶领域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