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0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从元胞自动机的原理、特征出发探讨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在模拟农村土地利用演化格局应用中的可能性,并对利用元胞自动机进行农村土地动态模拟的核心问题-转换规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刘文宝 《煤》2019,(4):68-70
无线电透视法是煤矿应用最为广泛的地质勘探手段,而槽波地震是地质勘探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探测技术。文章从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着手,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地质异常探测上的异同点,并通过实例对槽波地震与无线电透视法地质异常探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两者在地质异常探测上的可靠性。旨在为煤矿地质异常勘探提供更多的勘探手段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
阳离子捕收剂在硅酸盐、碳酸盐、钾盐、金属氧化矿等矿物的分选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新型阳离子捕收剂的研发一直是浮选药剂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阳离子捕收剂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我国阳离子浮选研究的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国内已开发出多种新型的阳离子捕收剂,但阳离子捕收剂设计研发及工业化应用缓慢,仍制约着阳离子浮选工艺的推广。概述了计算机辅助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浮选药剂研究过程中常用的3种计算机辅助技术方法:密度泛函数理论、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浮选药剂研发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的不足,结合密度泛函数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能量判据的高效浮选药剂设计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阳离子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并阐述了提高该方法适用性的建议,为新型高效阳离子捕收剂的针对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以及有用矿产资源贫、细、杂现象的加剧,矿物加工的 难度日益增大。浮选作为一项专门的分选技术,因具有适应性强、分选效率高、适于细粒和复杂物料处理等 优点,其应用范围逐年扩大。浮选技术的进步对提高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保证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 要意义。浮选已成为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主体关键技术之一,其本质是界面的物理化学作用。晶体化 学、溶液化学、配位化学等的融合与发展,对浮选新理论的建立和新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浮选技术最 关键、最核心的就是浮选药剂的开发与运用。浮选药剂的应用及发展使充分挖掘多金属难选矿的利用潜 力、提高精矿质量、减少尾矿堆存成为可能。浮选理论与浮选药剂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浮选工艺的进步。  相似文献   
95.
矿山GIS中线位误差曲线带的可视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描述矿山GIS中线状特征目标的精度,文中探讨线位误差曲线带的定义、构成和可视化问题。首先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导出随机线元上任意点的点位误差公式,然后给出线位误差曲线带概念,并通过算例阐述这种误差曲线带的可视化方法,进而将单个点的点位误差曲线概念进一步扩散到一条线段的线位误差曲线带情况。  相似文献   
96.
常见的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具有较高的毒性,而且降解性能差,不仅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污染环境,阻碍了胺类捕收剂在工业上的安全应用.采用常见的胺类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丙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低毒高降解性胺类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丙基氧化胺(LAO),并将其首次作为捕收剂用于赤铁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试验.分...  相似文献   
97.
为提升蛇纹石尾渣(ALS)对重金属污染物Cu2+的去除效果,实现废水中Cu2+的高效去除,开展了蛇纹石尾渣碱浸改性研究,系统探究改性后蛇纹石尾渣吸附材料(AALS)对废水中Cu2+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蛇纹石尾渣与氢氧化钠质量比为1∶0.12、改性温度为30.0℃、改性时间为90.0min时,改性效果最佳。利用BET、SEM、XRD和FTIR等分析方法考察了碱浸改性蛇纹石尾渣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碱浸改性致使蛇纹石尾渣的比表面积从22.62m2/g提高到67.19m2/g,碱可以侵蚀蛇纹石浸渣的结构,导致其暴露出更多Si—O—Si、Si—O官能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Cu2+吸附位点。AALS对溶液中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AALS用量为0.15g、吸附时间为15min、溶液p H值为5.39,此时其对50.0m L浓度为125.0mg/LCu2+溶液中Cu2+的吸附量及Cu2+...  相似文献   
98.
利用铁矿山废石制备砂石骨料,不仅可以保障砂石骨料行业安全供给,也可以高质量地解决废石堆存问题。在对辽宁省的歪头山铁矿山和龙新铁矿山废石进行基础性质与国家标准检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破碎方式对机制砂性能参数,如石粉含量、颗粒级配和颗粒粒型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歪头山铁矿山、龙新铁矿山废石符合国家对机制砂原材料的标准要求;相较于其他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立轴破碎机所生产的机制砂级配分布均匀。采用轮廓特征指数中的纵横比和圆度,以及棱角特征指数中的分形维数表征颗粒形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破碎方式对机制砂粒型轮廓特征影响显著,其中,轮廓特征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锤破机制砂、立轴破机制砂、盘破机制砂、圆锥破机制砂和颚破机制砂,棱角特征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盘破机制砂、圆锥破机制砂、锤破机制砂、颚破机制砂和立轴破机制砂。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废石制备机制砂的工艺流程提供借鉴和指导,对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采用浸渍—热解法优化制备得到光催化性能优良的CuO/蒙脱土复合材料(CuO/MMT),借助XRD、SEM、TEM、BET、UV-vis及PL光谱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形貌结构和光化学性能,考察了单一组分及不同CuO负载量的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丁基黄药(SBX)的效果,提出了可能的降解反应机理。研究发现,酸活化预处理显著增大了MMT的比表面积,CuO/MMT复合材料中的CuO主要以纳米球状均匀负载于MMT表面,从而提高了所获复合材料对SBX分子的吸附能力;与单一CuO相比,CuO/MMT复合材料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率均显著提高。在可见光照射80min、CuO/MMT复合材料用量0.2g/L的条件下,10%-CuO/MMT复合材料对初始浓度为20mg/L的SBX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到99.65%,其中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在该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研究结果构建了CuO/MMT的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为实现选矿废水中黄药的经济高效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0.
为减轻废机油对环境的污染,以废机油为基础,经氧化改性制得新型捕收剂,并考察了其在低品位磷灰石矿浮选中的应用情况。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通气量为0.15 m3/h、氧化时间为24 h、氧化温度为110℃、重铬酸钾用量为废机油质量的0.2%时,获得最佳的氧化效果。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经氧化改性后,废机油中的C=C双键部分被氧化为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属于脂肪酸类捕收剂。实际矿石分选结果表明,针对P2O5品位为1.72%的某磷灰石矿,在矿浆温度为15℃的条件下,当水玻璃用量2 000 g/t、改性废机油捕收剂用量400 g/t时取得较好的分选效果,经一次粗选可获得精矿P2O5品位为26.01%、精矿回收率为95.12%的磷灰石精矿,并且在15~40℃温度范围内,浮选效果基本一致。经氧化改性的废机油可作为磷灰石潜在的浮选捕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