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研究复垦排土场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以直接反映排土场的土壤重构质量,从整体上对内蒙古锡林浩特胜利煤田一号露天矿北排土场的复垦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无人机影像为底图得到高精度地形专题图,探索坡度、高程、地表粗糙度等地形因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垦排土场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当地未扰动土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结构较差;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坡度、高程、地表粗糙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受地形影响较大,该研究可为更好的指导露天矿排土场的复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了评价资源型省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研究资源型省域绿色GDP的核算体系,选取典型研究区,综合运用能值分析法和成本法,将不可更新资源、环境损耗中的各种能量转换成能值-货币价值,并在传统GDP中扣除,得到资源型省域的绿色GDP值与年际变化,再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以山西省为例,在2000~2014年间,传统GDP增长速度较快,绿色GDP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且2013~2014年保持平稳趋势,绿色GDP在传统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这与能值交换率显著相关,有赖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依靠煤炭等不可更新资源的特点,省内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对外界资源依赖性较低,对外贸易以输出能值为主。因此,在去产能的新常态下,山西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面向国内高速列车外形设计方案推演过程中家族化语言延续性不足,美学性与实用性不匹配,设计概念与设计实施相脱节等问题,运用设计几何学理论中黄金矩形及黄金分割比的设计方法对国内高速列车头形案例进行分析,寻找造型设计的几何比例规律,总结列车头形设计的几何设计框架,形成高速列车头形衍生化方案.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时生成的头形方案进行基本气动性能比较分析,总结列车头形设计变化与列车头部表面阻力的参考关系.通过设计几何学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设计方案的美学延续性与气动性能指标相结合,拓展列车系列头形设计方法的研究广度,提升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5.
人的两个眼球通常都是协调运动的,两个眼球各自独立地运动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以人的视觉生理学和解剖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上述人的视觉机理进行研究,目的是简化人类复杂的视觉反馈系统,研制出相应的仿人形机器人视觉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开发的一个仿人形机器人两眼协调运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软件。该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软件可以用于实时地追踪、定位和识别活动人脸等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96.
结合无人机遥感的定义和操作便捷、数据获取方便、搭载平台多样化、可控性强等优势,简单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土地整治工程、土壤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从场地调查、施工过程控制、修复后监测三个方面对无人机遥感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7.
本文基于在用的镉乏燃料贮存格架制造检验工艺复杂以及国内外对中子吸收材料降级问题的关注背景,结合国内自主研发的三代堆型"华龙一号"对乏燃料安全贮存技术的要求,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硼不锈钢乏燃料贮存格架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解决了中子吸收材料硼不锈钢无焊接固定问题。格架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工艺简化。通过贮存套管样件及整机样机的制造,验证了结构工艺的可实施性。根据样机制造过程的经验反馈,对影响格架耐蚀性的焊接背面保护问题以及影响格架成型精度的套管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设计优化,确保了后续工程产品的质量。该设备预计于2018年完成工程验收,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投入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8.
针对精微装配制造对超微量胶滴及高精度点胶技术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胶液表面张力的接触式点胶方法。重点分析了影响点胶质量和胶斑大小的因素,并针对部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微量点胶系统及点胶过程观察与胶斑显微图像观测系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点胶速度、移液针尖端直径、点胶距离和胶液黏度这四种因素对胶斑大小及胶斑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大量点胶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出了该微量点胶系统的点胶成功率约为92.7%;分析明确了点胶失败及导致异形胶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针对pL级微量胶液转移分配过程中,移液针重复行程较多、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机器视觉和改进后的遗传-蚁群算法精准快速地规划路径,提高微量胶液转移分配的效率。搭建了包括机器视觉系统、胶液分配系统和驱动控制系统在内的胶液转移实验平台。通过对采集图像的既定点位进行模板匹配得到相应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实验并将此算法与常见算法进行比较,观察其能否精确、快速地规划微量胶液转移分配的路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机器视觉和改进后的遗传-蚁群算法,移液针转移后形成的胶滴体积达到pL级,胶滴平均直径为68.6 μm,且准确落在既定点位上,其工作行程缩短了67.9%,作业时间大幅度降低,可有效提高pL级微量胶液转移分配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