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初次治疗确诊为局部晚期鼻咽癌(Ⅲ、Ⅳa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同步放化疗(放化组),每组31例。放疗: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剂量分割照射,使鼻咽部剂量达到70~76Gy,颈部剂量达到65~70Gy。化疗:放化组采用顺铂+氟脲嘧啶(5-Fu),于放疗的第1周、第4周行同步化疗2程。结果对照组31例病人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放化疗中有7例病人因严重放化疗反应未能按计划完成。对照组和放化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0%,74.0%(P〉0.05),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0%、23.0%(P〈0.05),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6.0%、13.0%(P〉0.05),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8.0%、61.0%(P〈0.05)。结论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穿咽癌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个人心理负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个人心理负担情况。方法 对325例HBV感染相关疾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和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专家咨询法对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个人心理负担各维度权重进行评估。将问卷调查结果与专家咨询结果相结合,评价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个人心理负担大小。结果 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按其心理负担大小排序依次为HBV感染导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表面抗原携带者。结论 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负担,应进一步研制相应测量量表;在乙型肝炎综合防治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为实施学龄期儿童加强免疫计划和选择孕妇最佳筛查方案提供卫生经济学的研究证据。方法 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资料为基础,采用在自然人群中分层多级抽样和医院内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和表面抗原携带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当接种率为100%时,儿童7a或12a时加免2.5μg乙肝疫苗一剂,可获净效益9008.06万元,BCR为12.15;当保护率为90%时,孕妇产前筛查采用分娩前仅查一次HBsAg可获净效益9251.55万元,BCR为23.87。结论 为更好地巩固免疫效果,如果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小剂量加免方案最经济可行;孕妇产前筛查采用分娩前仅查一次HBsAg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法)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2.30%,疫苗保护率为97.29%。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4.44%,疫苗保护率为94.77%;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7%,疫苗保护率为98.62%。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7.50%,疫苗保护率为79.41%。其中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37.70%,疫苗保护率为55.65%;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2.74%,疫苗保护率为85.01%。结论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5μg×3重组HepB(酵母)。对于母亲HBsAg阳性儿童,特别是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主动免疫时采用10μg×3的重组HepB(酵母)为宜。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持续上升的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对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乙肝病例报告质量调查、乙肝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5~2007年报告乙肝病例中以慢性乙肝(占35.75%~46.73%)和未分类(占54.29%~44.57%)为主,急性乙肝占报告乙肝病例的9.96%~8.70%,发病率未见上升(7.52/10万~7.74/10万).基层单位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医务人员对报告标准掌握不一.结论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高的原因与乙肝病例诊断,急、慢性乙肝合并报告和慢性病例重复报告有关.对急性病毒性肝炎开展实验室诊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6.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肝炎,尽管国内戊肝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1],但对国产戊肝IgG抗体检测试剂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论,特别是应用ELISA试剂检测自然人群中IgG流行情况存在疑虑。现采用2种戊肝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北京市自然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IgG检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戊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供分析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自然人群2006年4~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选择10个区县,其中城区包括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宣武5个区,郊区包括通州、昌平、密云、怀…  相似文献   
67.
北京市乙肝疫苗初免后3~12岁儿童加强免疫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北京市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抗-HBs的应答反应水平。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选择已进行乙肝疫苗初免的3~12岁儿童,采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方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其中抗-HBs〈10Iu/L者进行不同剂量的己肝疫苗加强免疫。观察加强免疫后的抗-HBs。结果 2491名3~12岁儿童的抗-HBs阴性率为48.25%(CI%=35.15~64.26);对其中726名儿童进行己肝疫苗加强免疫后。接种2.5和5μg疫苗的儿童抗-HBs的阳转率分别为90.6%和90.9%,GMT分别为85.69和87.59Iu/L,(X^2=0.02,P=0.89;t=0.36,P=0.72)。加强免疫后4~5周,平均抗-HBs的阳转率为92.8%,GMT为84.55Iu/L;免后6~22周采血,平均抗-HRs的阳转率为86.66%,GMT为91.39Iu/L,2个时间段的抗。HBs的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P=0.006)。结论 3~12岁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在抗体消失后给予一定剂量的乙肝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其抗-HtKs反应良好,表明机体存在对乙肝病毒有回忆反应,可能是维持乙肝疫苗长期保护效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包括执业医师资格、处方权、手术权限等各种医疗执业的规范管理更加重要.我院自2002年起,着手对以手术权限为主的手术分级进行动态化、权限化、档案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人群乙肝后肝硬化死亡的规律,以及与慢性乙肝的关系,找出肝硬化防治的重点人群。方法 查阅1995-2002年死亡证明书,回顾性调查直接死因为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相关信息。结果 查阅18763份死亡证明书,共167例死于肝硬化,其中男性肝硬化死亡率高于女性(x^2=83.505,P=0.00);患肝硬化后男性死亡年龄早于女性(t=3.535,P=0.000);肝硬化死亡有慢性乙肝病史者占19.84%,患病平均病程为13.09年,不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t=-1.616,P=0.109)。结论 男性为肝硬化的高发人群,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预防慢性乙肝是防治肝硬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北京市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并通过漏报率调查来校正乙肝报告发病率.结果 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8.51/10 万,校正报告发病率为22.21/10 万.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70.78%),而急性乙肝逐年发病水平下降较慢(下降幅度为25.46%),急性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却呈上升趋势.急性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20~40岁之问的中青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乙肝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构成,应注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以外的其他途径的乙肝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