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9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01.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特异、快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血浆中的氟马替尼及其两种主要代谢物,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采用LC-MS/MS法,色谱柱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 mmol·L-1甲酸铵(含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洗脱时间为6 min,柱温为38℃,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扫描。结果 氟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N-去甲基氟马替尼(M1)和氟马替尼酰胺水解产物(M3)的质量浓度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均小于15%,相对偏差均在±15%范围内,氟马替尼及其代谢物回收率接近10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够准确测定出氟马替尼及其两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为氟马替尼及其代谢物的药动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2.
黄琼  代莲  张新风 《光明中医》2023,(7):1219-122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脾论治心衰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心衰病因病机与脾的关系。方法 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持续治疗8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评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定量标志物(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2)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2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D、BNP水平均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脾论治心衰能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03.
目的 观察左心房容积(LAV)与肺静脉容积(PVV)比(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价值。方法 纳入95例接受导管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有无AF复发将其分别归入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72)。采用2种方法(方法1,对各支肺静脉均渲染至距肺静脉开口部后2 cm;方法2,对各支肺静脉均渲染至肺静脉分叉后1 cm)基于心脏CT血管成像(CTA)测量左肺上静脉容积(LSPVV)、左肺下静脉容积(LIPVV)、右肺上静脉容积(RSPVV)及右肺下静脉容积(RIPVV),计算LAV及PVV;比较2种方法测值,评估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价值。结果 方法1、2所测LIPV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心力衰竭、LAV及LAV/PVV均为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LAV/PVV为AF复发的危险因素。以8.27为方法1所获LAV/PVV的最佳截断值,其预测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74、78.26%...  相似文献   
904.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来源于肝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欧洲肝脏研究学会指出,2014 年全球HCC 已经成为男性第五大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八位,占全球癌症总数的5.4%。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临床上HCC 的重要诱因。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且80.0%~90.0% 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HCC 的治疗中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现象,容易造成患者肝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加强药物干预预防原发性肝癌相关HBV 再激活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预防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但对于药物安全性缺乏报道。本文以原发性肝癌相关HBV 再激活为起点,分析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在原发性肝癌相关HBV 再激活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05.
<正>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红斑、鳞屑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反复发作的过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近年来,有报道显示,银屑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3]。本研究观察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旨在观察“泻肝火解肝郁”和“凉血解毒”对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情志的调节作用,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探讨温脾汤联合乌药散治疗小儿夜啼脾虚中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夜啼患儿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口服钙剂与维生素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温脾汤和乌药散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48/62),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5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99,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夜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夜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夜醒次数、夜间清醒时间较治疗前降低,夜间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夜醒次数、夜间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  相似文献   
907.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调整干体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的结果调整患者干体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发生率、透析前血压、透析中最低血压、实验室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ID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透析前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研究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总体健康维度、生理功能维度和生理综合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结论 将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可以提升容量管理效果,降低IDH发生率,提高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