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跟腱末端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跟腱末端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8例20足跟腱末端病患者,男10例11足,女8例9足;年龄18-45岁,平均25.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25个月,平均8.3个月;撞击试验阳性12足,可疑阳性5足,阴性3足;局封试验阳性18足,阴性2足。患者术前均摄X线片,测量Fowler和Philip角(Fowler and Philip angle,FPA)、Steffensen和Evensen角(Steffensen and Evensen ansle,SEA)、后跟全角(posterior heel total angle,PHTA)、Chauveaux-Liet角(Chauveaux-Liet angle,CLA),并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比较。患者平卧,取跟腱止点处外侧切口,切除跟腱表面滑囊和跟骨后滑囊组织,同时去除跟腱内的钙化灶。以骨刀去除跟骨后上结节处的骨块,剥离的跟腱经骨隧道缝合固定。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4-6周。结果FPA 7足≥75°,19足≥65°;SEA 14足≥63°;PHTA 7足≥89°;CLA 15足≥10°。经12-78个月(平均25-3个月)的随访,优11足,良6足,可3足,优良率为85%。X线检查未见跟腱周围新生骨形成。结论X线测量仅能作为评估跟骨畸形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只有同时处理跟腱病变和骨性畸形,解除撞击,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2.
臀上皮神经痛是引起腰臀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臀上皮神经阻滞方法治疗86例,现报告如下。 1 阻滞方法 因臀上皮神经的分支较多而又不集中,在其穿经肌层和腰背筋膜,跨越髂嵴到达臀上皮皮肤处有纤维骨性管固定而最易受损。阻滞时  相似文献   
83.
高压氧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腕舟状骨新鲜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腕舟状骨骨折患者60例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高压氧组在0.25MPa压力下,吸纯氧60min,每日1次,共进行30次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高压氧组治愈29例(占96.7%),对照组治愈22例(占7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促进腕舟状骨新鲜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84.
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已有共识,有猜测认为韧带损伤带来的神经紊乱也将通过影响踝关节周围肌肉的保护性收缩反应而导致踝关节的动态不稳,踝关节韧带的本体感觉对踝关节周围肌肉运动的影响尚不清楚。该文作者拟通过韧带神经阻断,分析踝关节在快速内翻、行走和跑步时的踝关节周围肌肉收缩特性变化,来揭示外侧踝关节副韧带上的周围神经系统对稳定踝关节的关节周围肌肉运动的影响。选取13名健康实验志愿者,测试其踝关节在突然内翻和在不同步态时  相似文献   
85.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基本药物制度推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有效推行措施。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公众用药,促进和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6.
正常足与踇外翻足第一序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踇外翻的病理、发病机制、分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正常足245足和踇外翻足141足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踇外翻角(HVA)、跖间角(IMA)、趾间角(IPA)、近侧关节固角(PASA)、远侧关节固角(DASA)、跖楔角(MCA)。结果踇外翻组PASA、MCA均大于正常组,IPA却小于正常组,而两组DAS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可见随着HVA的增大,IPA减小。踇外翻组可见(1)随着HVA的增大,PASA有增大的趋势,而IMA无明显的变化规律;(2)IMA增大者,MCA也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VA与MCA无统计学的联系。结论踇外翻的病理因素包括IPA、PASA及IMA。踇外翻可分为六型Ⅰ型,IPA增大为主,IPA≥22°,而PASA、IM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Ⅱ型,单纯HVA增大,HVA≥20°,而IPA、IMA、PAS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Ⅲ型,以PASA增大为主,IMA可以正常或轻度增大,PASA≥11°,而IMA≤15°;Ⅳ型,以IMA增大为主,其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Ⅳa型,10°≤IMA≤15°,Ⅳb型,IMA>15°,而PASA在正常值范围内;Ⅴ型,混合型,IMA>15°,PASA≥11°;Ⅵ型,跖趾骨关节炎型。每一型各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正常足与改良Lapidus术后拇外翻足楔舟及距舟关节运动幅度,研究第1跖楔关节融合后邻近关节是否会继发性活动度增加而导致关节炎。方法对21例(29足)拇外翻行第1跖楔关节融合术。术后摄足部侧位X线片,测量邻近关节运动幅度,比较正常足与术后拇外翻足的差异。结果两组邻近关节运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apidus术治疗有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中重度足拇外翻具有良好效果,同时不会导致邻近关节活动度增加而产生可能的继发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88.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切除标本及1例肠镜活检标本,进行常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8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例,男6例,女2例,年龄平均61岁,5例临床诊断为肠癌,2例为间质瘤,1例为胰腺癌。镜下可见嗜黏膜现象,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在固有层弥漫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CD79α及CD20强阳性,cyclinD1阴性。肠黏膜相关淋巴瘤是少见的肠道疾病,病理诊断时应鉴别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及软组织或神经系统圆形细胞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谨慎观察是否向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89.
背景:Akin截骨术能够纠正拇外翻手术中残留拇趾畸形但也存在并发症,总结探讨在拇外翻手术时联合应用Akin截骨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使用指征。 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拇外翻手术时联合应用Akin截骨术48足,软组织手术加Akin截骨术6足,chevon截骨术加Akin截骨术29足,跖骨基底截骨加Akin截骨术8足,第一跖楔关节融合加Akin截骨术5足。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0.3个月,未见拇外翻复发病例。术前拇外翻角为37.2°±8.9°,IMA为16.5°±6.7°;术后拇外翻角为13±6.8°,IMA为8.9°.±4.5°。术前AOFAS评分为(43±10.5)分,术后为(84±7.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拇外翻手术时,根据趾骨畸形情况联合应用Akin截骨术可以降低拇外翻手术复发率,临床效果确切,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0.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常伴发一系列足踝部障碍,表现为早期肌肉痉挛、后期踝关节僵硬挛缩和足踝部畸形。足踝部畸形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治疗刻不容缓。该文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足踝部畸形转归及治疗研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