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其DFS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28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作为截断值,按≥截断值和<截断值分为高、低比值组。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和PLR水平与其DFS的关系。 结果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分别为1.8和130.0,以之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1.8)组180例和低NLR(<1.8)组103例,以及高PLR(≥130.0)组130例和低PLR(<130.0)组153例。中位随访30个月(5~46个月),高N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NLR组短(27.0个月比34.0个月,Log-rank检验:χ2=26.25,P<0.001);高P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PLR组短(27.5个月比32.0个月,Log-rank检验:χ2=28.32,P<0.001)。在NAC后未达到pCR的239例患者中,高NLR组患者(n=161)DFS较低NLR组(n=78)差(HR=2.84,95%CI=1.43~4.45,P=0.002),高PLR组患者(n=118)DFS也较低PLR组(n=121)差(HR=2.62,95%CI=1.51~4.6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有生育史(HR=3.90,95%CI=1.28~11.87,P=0.016)和高PLR(HR=1.01,95%CI=1.00~1.02,P=0.004)是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DFS的不良预后因素,而高NLR不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高水平NLR和PLR预示其预后较差,PLR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4年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的男性病例资料1 63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1 636例患者中,739例(45.17%)腋窝淋巴结转移。经单因素分析,淋巴结状态与肿瘤位置(P=0.001)、肿瘤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大小(P<0.00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0.015)存在相关性,与年龄(P=0.295)、雌激素受体(P=0.725)、孕激素受体(P=0.848)无相关性。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OR=1.368,95%CI 1.083~1.723,P=0.009)、肿瘤组织学分级(OR=1.241,95%CI 1.029~1.497,P=0.024)和肿瘤大小(OR=1.041,95%CI 1.029~1.052,P<0.001)是淋巴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不是独立预测因素(OR=1.150,95%CI 0.800~1.653,P=0.449)。结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是男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现况,探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3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在入院时、术前一天、术后一天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睡眠情况。结果:甲状腺癌患者入院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况,81.9%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焦虑情绪,71.8%的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以轻度焦虑抑郁为主。与入院时相比,术前一天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升高(P<0.001),但干预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t =-4.643, P<0.001),术后一天患者的焦虑得分较术前一天明显下降(P<0.001)。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01)。手术当日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干预组变化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升高:47.9% vs. 76.7%;心率加快:22.1% vs. 33.7%)。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术前一天、术后当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对照组失眠比例大于干预组(P<0.05)。结论: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OBC)是临床少见类型,其生物学行为与常规乳腺癌存在一定差异,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放射治疗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价放射治疗对OBC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04—2015年诊断为O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共纳入693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放疗划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比较两组乳腺癌特异生存(BCSS)和总生存(OS)的差异,并分析患者BCSS与OS的影响因素,以及放疗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OBC患者的影响。 结果:693例患者中放疗组为366例(52.8%),未放疗组为327例(47.2%)。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放疗组与未放疗组估算的5年BCSS分别为89.33%和82.08%,估算的5年OS分别为87.75%和7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0.007;χ2=15.61,P<0.001)。预后风险多因素Cox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行放射治疗与否、淋巴结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行放射治疗与否、年龄、淋巴结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OBC患者的BCSS(HR=0.46,95% CI=0.30~0.70,P<0.001)和OS(HR=0.47,95% CI=0.33~0.67,P<0.001)。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分析显示,放疗能明显改善雌激素受体(ER)阴性(HR=0.33,95% CI=0.19~0.59,P<0.001)、孕激素受体(PR)阴性(HR=0.33,95% CI=0.19~0.55,P<0.001)、HER-2阳性(HR=0.39,95% CI=0.01~0.89,P=0.037)、乳房未手术(HR=0.30,95% CI=0.16~0.54,P<0.001)及接受化疗(HR=0.39,95% CI=0.24~0.64,P<0.001)人群的BCSS,放疗能明显改善ER阴性(HR=0.33,95% CI=0.20~0.55,P<0.001)、PR阴性(HR=0.34,95% CI=0.22~0.54,P<0.001)、乳房未手术(HR=0.32,95% CI=0.20~0.52,P<0.001)及接受化疗(HR=0.39,95% CI=0.26~0.60,P<0.001)患者的OS。 结论:放射治疗能提高OBC患者的BCSS和OS,尤其激素受体阴性、未进行外科手术和接受化疗的患者。放疗对OBC患者的局部控制价值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CD2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CD24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CD2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关系;收集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CD24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high/low细胞亚群,Transwell小室检测CD24high/low细胞不同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24high/low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CD24在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与CD24low组比较,CD24high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化提示,CD24在TNBC中高表达,阳性率达82.19%,CD2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P>0.05),仅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表明,CD24low细胞群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CD24high细胞群(t=22.81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24low组的E-cadherin和β-catenn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D24high组,而 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24high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2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外科手术方式的趋势,分析可能影响手术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病理诊断为PTMC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和区域淋巴结外科手术方式的趋势及相关因素。甲状腺手术方式分为甲状腺全/近全切除术和甲状腺非全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手术方式分为清扫和未清扫。结果:32 984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49岁(IQR:23~76岁),男性占17.15%,女性占82.85%。甲状腺手术方式全/近全切除率从2004年的72.43%逐渐增至2012年的79.90%,甲状腺非全切除比例从2004年的27.46%逐渐降至2012年的20.05%。患者年龄、性别、病灶数和肿瘤分期与甲状腺手术方式的选择显著相关(P<0.001)。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比例从2004年的34.10%逐渐增至2012年的44.54%,未清扫比例从2004年的64.68%逐渐降至2011年的54.43%。区域淋巴结手术方式与年龄、病灶数和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0.001),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3)。结论:PTMC患者甲状腺全/近全切除比例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比例呈增加趋势,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特性、疾病分期和复发分层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延缓D-半乳糖所致大鼠脑衰老后的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含量及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21Wa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将15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衰老组[120 mg/(kg·d)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Rg1抗脑衰老组[同衰老模型组处理,并于第...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临床治疗措施有限,预后极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TNBC患者新鲜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FAT4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TNB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T4的表达,分析FAT4的表达水平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0例新鲜标本中,TNBC组织中FAT4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均P0.05),以癌旁组织为参考,TNBC组织中FAT4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82±0.09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37±0.082。60例石蜡标本分中,FAT4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3.33% vs.71.67%,χ~2=28.104,P0.001);FAT4的表达与淋巴结状态(P=0.034)、肿瘤大小(P=0.001)、TNM分期(P=0.028)、组织学分级(P=0.023)和Ki-67指数(P=0.031)明显有关,而与年龄(P=0.744)和月经状态(P=0.933)无关;FAT4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明显长于FAT4阴性表达患者(42.0个月vs.34.6个月,P=0.037);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FAT4高表达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2,95% CI=0.29~0.98,P=0.041)。结论: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FAT4的低表达与TNBC患者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以及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788例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95例,分析其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以及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乳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高(OR=0.950,P=0.006)、BMI(OR=1.062,P=0.041)以及血清LDL-c水平(OR=1.349,P=0.016)均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越大、血清LDL-c水平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相反,身高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小。(2)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血清TC水平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PR表达阴性者的血清TC水平略高于PR表达阳性者,淋巴结有转移者的血清TC水平略高于无转移者;血清TG水平与BMI相关(P0.05),BMI≥25 kg/m~2者的血清TG水平略高于25 kg/m~2者;血清HDL-c水平与BMI及肿瘤直径相关(P0.05),BMI≥25 kg/m~2者的血清HDL-c水平略低于25 kg/m~2者,肿瘤直径≤2 cm者的血清HDL-c水平略高于2 cm者;血清LDL-c水平与BMI、雌激素受体(ER)表达、PR表达及分子分型相关(P0.05),BMI≥25 kg/m~2者的血清LDL-c水平略高于25 kg/m~2者,ER表达阴性者的血清LDL-c水平略高于ER表达阳性者,PR表达阴性者的血清LDL-c水平略高于PR表达阳性者,Luminal型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略低于非Luminal型患者。结论血脂异常尤其是高LDL-c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组织的激素受体表达、肿瘤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7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64.87%,同对照组患者的35.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