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化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进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并分6个时段进行研究。结果: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发生数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r=0.71,0.76.P<0.01),且以上午(6~10a.m)为甚(P<0.01)。结论:血压升高,左室负荷增大和氧耗增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联合标准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药物标准治疗的30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年运动训练组(ET,Ⅰ组,n=15),和非运动训练组(Ⅱ组,n=15)为对照组。运动前、后测6min步行试验和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1年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减少[Ⅰ组:自(71.1±9.7)mm降至(61.0±6.6)mm;Ⅱ组:自(69.1±9.5)mm降至(64.8±8.1)mm],两组的LVEF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改善[Ⅰ组:LVEF自(30.8±9.9)%升至(48.0±10.1)%;6min步行距离:自(378±81)m升至(545±96)m;Ⅱ组:LVEF自(29.9±8.7)%升至(40.7±7.2)%;6min步行距离:自(369±89)m升至(463±101)m](P均〈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训练组的LVEDd明显减少,而LVEF和6min步行距离也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长期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使心力衰竭病人在标准药物治疗获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73.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随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有缺血事件危险病人的对比试验(CAPRIE)、氯吡格雷协同阿司匹林在无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效果研究(CURE)、经皮冠脉介入 (PCI)治疗病人CURE(PCI-CURE)等大规模临床试验结  相似文献   
74.
背景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易导致猝死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编码心肌钠通道的基因突变有关。目的研究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基因测序。DNA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IV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G5080A(R1628Q)可能是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75.
背景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易导致猝死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编码心肌钠通道的基因突变有关.目的 研究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 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基因测序.DNA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Ⅳ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 G5080A(R1628Q)可能是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左室偏小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的球囊直径及扩张后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及心腔大小的变化。方法 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左室偏小患者共 2 7例 ,采用Inoue法行PBMV ,球囊扩张直径为身高 / 10 +10mm ,分别测定其扩张前后左房及左室压力 ;随访其术前及术后近期心功能 ;超声评价术前 1周、术后 1周、1、3、6月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跨瓣压差、最大肺动脉收缩压及心腔大小的变化。结果 扩张即刻左房压力及二尖瓣跨瓣压差明显下降 ,舒张期杂音减轻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 ;术后一周左房内径变小 ,左室内径增大 ,心功能改善不明显 ;术后一月左房内径变小 ,左室内径增大及心功能改善均达最佳效果 ,并维持至观察结束时。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左室偏小患者仍可以球囊直径 =身高 / 10 +10mm进行扩张 ;术后 1周心腔大小明显变化 ,1月达最佳效果 ;心功能的改善 1月才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连续随访观察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蘑菇伞状封堵器封堵治疗后康复期心功能变化,探讨PDA早期及晚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PDA患者中,儿童组36例,成人组26例。所有患者在Amplatzer法成功封堵PDA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连续随访半年~2年,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ESD)及肺动脉峰压力(PAP)。结果:术后半年儿童组和成人组LVEDD增大的比例分别为13.9%和88.5%(P<0.01).LAESD增大的比例分别为16.7%和92.3%(P<0.01),PAP增高的比例分别为5.6%和76.9%(P<0.01);术后2年儿童组和成人组LVEDD增大的比例分别为0和30.8%(P<0.05),LAESD增大的比例分别为0和34.6%(P<0.05),PAP增高的比例分别为0和19.2%(P<0.05)。结论:PDA早期导管封堵治疗可使患者的心功能获得更迅速、更完全的康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以探讨Lp-PLA2检测对评价易损斑块炎症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9例(SAP组)及可排除冠心病者30例(CTL组)。应用ELSIA法测定Lp-PLA2及hs-CRP、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VH评价斑块的形态特征。结果:ACS组血浆Lp-PLA2(P<0·01)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SAP组,SAP组血浆Lp-PLA2(P<0·05)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CTL组;ACS组狭窄病变处主要为脂质坏死性斑块,而SAP组主要为纤维性斑块(P<0·01),ACS组和SAP组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26±9·90)%和(8·26±6·77)%(P<0·01),薄纤维帽脂瘤斑块分别为43%和10%(P<0·01);血浆Lp-PLA2和hs-CRP水平分别与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1,P=0·019;r=0...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56只, 体重280~3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4只)和CME组(32只).CME组夹闭升主动脉同时自左室腔注入自体微血栓混悬液,Sham组则注入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术后3 d、7 d、14 d及28 d(每个时间点CME组8只,Sham组6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Real Time PC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Fas、Fas-L等凋亡调控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和裂解PARP蛋白的表达,TUNEL(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细胞,应用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大鼠左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CME术后可见心内膜下多中心小灶性心肌缺血、坏死伴白细胞浸润.②术后7 d,与Sham组相比较,CME组Bax、Fas及Fas-L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0.18±0.04∶2.98±0.49 P<0.01);Caspase-3、Caspase-9及裂解PAR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0.762±0.129∶0.133±0.027,0.295±0.023∶0.067±0.020,0.992±0.146∶0.386±0.074,均P<0.01).③术后7 d CME组凋亡指数较Sham组明显增高(17.2±1.9∶1.2±0.6, P<0.01).④LVSP及±dp/dtmax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CME早期即可通过改变凋亡调控基因的平衡,启动、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促进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手术室改良术野皮肤清洗法对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1 600例四肢骨折拟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前术野皮肤用清洁剂涂抹、温水浸洗伤肢、去除伤肢的石膏灰、棉花、脱落的痂皮、毛发、结痂,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络合碘消毒为改良清洗组;术野皮肤按传统清洗流程,用大量生理盐水、双氧水、络合碘消毒,保留毛发及结痂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 改良清洗组切口感染率为0.5%,传统清洗组感染率为2.75%,两组之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改良清洗法较传统清洗法的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