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医药卫生   27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21.
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从茄科植物龙葵中提取的螺甾皂苷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筛选由龙葵中提取分离的29种单体化合物,测定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生长抑制作用,以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为阴性对照。结果首先利用单浓度(100μmol/L)、单时间点(48h)对化合物进行初筛,其中有3个化合物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复筛,分别为solamar-gine;degalactotigonin;solasonine。复筛采用多浓度点(100,50,25,12.5,6.25μmol/L)、单时间点(48h)对化合物检测细胞毒性(IC50)。IC50值>100表示无细胞毒性。结论从龙葵中分离提取的螺甾皂苷类化合物solas-onine对人肝癌高侵袭细胞株的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实验制备了鼠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_18—葡聚糖—阿霉素导向结合物,放免显像证实该结合物在荷人肝癌裸鼠体内能选择性地定位于人肝癌局部;对荷瘤鼠的毒理学实验中相同剂量的阿霉素组荷瘤鼠全部死亡,而导向结合物组全部存活;荷人肝癌裸鼠导向治疗结果表明:该结合物能有效地抑制人肝癌的生长,导向治疗组肿块较治疗前缩小.实验结果提示:Hab_18—DEX—ADM结合物对人肝癌有较好的导向治疗作用.其抗癌效果优于单纯ADM,而毒副作用却明显低于单纯ADM,有可能成为一种肝癌导向药物.  相似文献   
23.
肝癌“双弹头”组合单抗导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肝癌单抗HAb18、HAb25为载体,以131Ⅰ、阿霉素(ADM)为弹头,应用间接交联及氯胺T法,制备出肝癌"双弹头"组合单抗免疫导向结合物131Ⅰ-HAb18-ADM/131Ⅰ-HAb25-ADM,其标记率49.8%,比放射性6.88×104Bq/ug,免疫结合率42.5%。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双单头”组合单抗结合物杀伤力显著强于单弹头单抗体结合物(P<0.05)。荷瘤鼠导向治疗实验,168小时SPECT扫描定位清晰,瘤/肝比值3.735±0.120,治疗效果显著强于其它各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双弹头”集中了化疗与放疗的优点,二者协同,提高了杀伤效应;组合单抗较好消除了肿瘤异质性对导向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科研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科研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出几点思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学术型医学科技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如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31)Ⅰ-HAb18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对大鼠各组织的病理损伤,为确定安全的临床使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含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3种剂量的~(131)Ⅰ-HAb18,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2次,共3月,末次注射24h后处死,解剖一半大鼠,取各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镜检。停药恢复2月后,处死解剖余下的大鼠,制成切片,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的大鼠各组织基本正常,中剂量组的大鼠约有一半组织出现轻度的病理改变,高剂量组的大鼠部分组织出现坏死等不可复性病理改变。结论:在长期毒性试验中低剂量为安全剂量,中剂量对SD大鼠有毒性作用,高剂量对SD大鼠有较重的毒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从兰科植物石斛的茎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4/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完成。采用噻唑蓝法筛选由金钗石斛提取分离的31种单体化合物,测定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生长抑制作用,以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为阴性对照。首先利用单浓度(100μmol/L)、单时间点(48h)对化合物进行初筛,其中有3个化合物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复筛,分别为玫瑰石斛素(Crepidatin)、鼓槌联苄(Chrysotobibenzyl)、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Moscatilin)。复筛采用多浓度点(100,50,25,12.5,6.25μmol/L)、单时间点(48h)对化合物检测细胞毒性(IC50)。IC50值>100表示无细胞毒性。结果:玫瑰石斛素、鼓槌联苄、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3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显示不同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74.30±0.98,56.60±0.92,8.68±0.95),其中化合物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的作用尤为明显,而3种化合物对正常细胞QSG7701基本没有毒性(IC50值>100)。结论:从金钗石斛中提取的3种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高侵袭细胞株的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胃癌组织的c-erbB-2、Cath-d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erbB-2阳性率38.2%,Cath-D阳性率81.4%。c-erbB-2阳性者Cath-D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rbB-2阴性者,c-erbB-2和Cath-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Cath-D表达还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脉管内癌栓有关;c-erbB-2和Cath-D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结论 c-erbB-2和Cath-D对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c-erbB-2和Cath-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8.
抗体等重组蛋白产品是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关键技术的生物技术产品,其特异性高、均一性好、靶点明确,广泛应用于各类重大疾病、尤其是对肿瘤治疗。目前,在FDA批准的32种抗体药物治疗疾病的分类中,肿瘤类疾病占32%、免疫性疾病占37%、器官移植疾病占11%、感染性疾病占8%、心血管疾病占4%、其他疾病占6%。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 1 88Re- β射线内照射对人肝癌细胞 HCC的细胞周期阻断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方法 通过 MTT实验、形态学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对核素诱导的 HCC细胞进行了检测和观察 .结果  1 88Re导致的 HCC细胞死亡具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特征 .流式细胞术定量显示各期细胞数发生改变 ,且凋亡率和剂量呈依赖性 .结论  1 88Re-β射线低剂量和高剂量对 HCC细胞周期的影响不同 ,低剂量主要使 G0 /G1 期阻滞 ,较高剂量则导致 G1 阻滞减轻 ,S期和 G2 /M期细胞数增多~(188)Re-β射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与细胞…  相似文献   
30.
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技术专业是新开设的一个专业,该专业细胞生物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均与原有医学专业细胞生物学有显著不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一年来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提高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把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融化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先进性、科学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