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21.
目的探究消旋卡多曲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急性轮状病毒腹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断及就诊的急性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抗病毒、补液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消旋卡多曲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后症状改变情况、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内毒素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比78%;χ2=5.892,P=0.014)。观察组腹泻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呕吐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t=13.875、12.438、7.348、9.382;P=0.000、0.007、0.012、0.008),同时需静脉补液治疗及治疗7 d后仍腹泻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5.005、5.982;P=0.025、0.014)。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TNF-α、IL-6及内毒素显著小于对照组(t=5.619、7.838、4.169;P=0.000、0.000、0.001)。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8.00%比4.00%;χ2=5.005,P=0.025)。 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及炎症水平,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内镜止血运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择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实验组运用内镜止血方式,而对照组则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再出血情况、止血时间和输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输血量和再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8.43±2.11)min;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22.41±3.21)min,实验组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止血运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缩短止血,降低患者的输血量以及再出血率,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某市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某市2012年—2015年二次供水水样进行采样、检测与评价。结果某市4年来共检测二次供水水样1 566份,合格1 008份,合格率为64.4%。各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9%、62.7%、75.5%和61.5%。检测指标中以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为69.0%。结论某市二次供水的水质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水质卫生,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病理降期情况、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间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随后行根治性手术的60例初治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Gy/25次,同期行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放化疗结束后间隔4~8周行手术治疗.结果:肿瘤病理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ing,TRG)0级为8例、1级为 12例、2级 为11例、3级为 20例、4级即病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ce rate,pCR)为9例,pCR率为15%,病理有效率为86.7%,T分期降期55%,N分期降期51.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0%.3年总生存率(OS)为88.3%,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85.5%,3年局部复发率(LRR)为11.6%,3年远处转移率(DMR)为13.3%,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为88.3%,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RFS)为 86.7%.Kaplan-Meier分析及COX回归分析均表明TRG分级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调强放疗同期化疗能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好.pCR 和接近pCR 患者有更好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大沙鼠体蚤群落的结构,解释其体蚤群落结构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关系。方法采用群落生态研究方法分析2005--2010年采自准噶尔盆地的大沙鼠体蚤,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到的各聚类群落与动物鼠疫流行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相关指标。结果大沙鼠体蚤具有复杂群落结构,体蚤群落19种,但常见仅3种,16种为稀有种类,蚤群落平均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分别为1.66和1.5556,优势度不显著,为0.332,均匀性适中(o.5283)。群落蚤类间具有共寄生性,染蚤率、蚤指数及主要寄生蚤的比例变化是影响体蚤类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可分为5个聚类群。结论准噶尔盆地大沙鼠体蚤群落存在地理区域异质性,并与动物鼠疫流行强度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血清转氨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13 年4 月-2017 年1 月胸科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 治疗的符合条件的冠心 病患者315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45 例,对照组270 例。结果 两组年龄、心率(HR)、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及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死亡者比较,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Hb)、尿素、肌酐(Cr)、尿酸(VA)、 C 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γ- 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患者年龄、HR、尿素、Cr、VA、 CRP、肌酸激酶-MB、γ- 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是死亡的影响因素(P <0.05), 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影响患者PCI 术后生存状况的因素之一,预示着较 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掌握喀什地区结核病登记治疗现况和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1—2020年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登记信息,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20年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8—2020年结核病患者登记发病率年均递减率为40.48%。2011—2016年女性登记肺结核患者数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约0.90,2017年男女性别比基本持平(1.00),2018—2020年男性患者数高于女性,性别比分别为1.05、1.20和1.12。随着年龄上升,各年份年龄别登记人数和登记发病率均上升,年龄别登记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79,P<0.001)。肺结核登记病例构成比较大的有莎车县(16.43%~23.64%)、英吉沙县(9.51%~13.87%)、喀什市(8.11%~11.40%)、叶城县(6.98%~13.40%)和巴楚县(4.92%~16.65%)。2018年起喀什地区复治比例上升至27.29%,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20.77%和28.3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耐药情况、年份、病原学诊断结果与复治比例有关(均P<0.05)。结论2018年以来喀什地区结核病发现和治疗力度加大,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面临结核病患者登记发病率较高的形势,中老年、耐药、病原学阳性人群是防治的重点人群,易导致复治比例上升,应针对上述人群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9.
2005年6~8月,我们对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红旱獭进行了嗜肝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应用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红旱獭的表面抗原(HBsAg),发现部分红旱獭血清的表面抗原呈阳性,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标本及血清:红旱獭(Marm ota caudata)标本采用枪击法获得,用注射器采集心血,动物标本采集于塔什库尔干县,获得的血清冷冻保存。1.2试剂: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718,购自于新疆医药公司。1.3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按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说…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的实验检测结果,了解新疆青河县山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潜在状况。方法采用鼠疫"四步检验"法分离青河县山区捕获的长尾黄鼠及灰旱獭脏器、自毙动物脏器及骨骼和寄生蚤中的鼠疫菌;间接血凝试验(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动物脏器和寄生蚤悬液中的鼠疫F1抗原;长尾黄鼠、灰旱獭以及牧犬血清中的鼠疫F1抗体。结果经鼠疫"四步检验"和反向间接血凝(RIHA)检验长尾黄鼠脏器552份、灰旱獭脏器4份、自毙长尾黄鼠和灰旱獭脏器及骨骼13份、长尾黄鼠体外寄生蚤583只,均未检出鼠疫菌及F1抗原;检测长尾黄鼠血清552份,IHA法检出阳性1份、滴度1∶2~9,ELISA法检出阳性3份、平均滴度1∶2~8;检测牧犬血清129份,IHA法检出阳性6份、平均滴度1∶2^(3.83),ELISA法检出阳性8份、平均滴度1:26.75;其中牧犬鼠疫F1抗体阳性标本中检出鼠疫IgM抗体阳性2份,平均滴度1∶2^(5.5)。结论新疆青河县山区啮齿类动物间有鼠疫流行迹象,流行区域为花海子地区,存在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对该区域开展进一步鼠疫疫源性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