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9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医药卫生   965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在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下,正常人尿液蛋白含量极微(<25 mg/24 h),且主要蛋白为白蛋白,而微量蛋白中的各组分(如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仅为微克或毫微克水平.各种致病因子作用所致肾脏损伤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形成蛋白尿.尿蛋白产生机制大致可分为生理性尿蛋白、肾小球性尿蛋白、肾小管性尿蛋白、混合性尿蛋白、溢出性尿蛋白、功能性尿蛋白.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小球性、小管性两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无需缝线的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无需缝线的角膜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术中并发症少,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 使用折叠式人工晶体行二期无需缝线的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得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安全,术中易于操作。同时术口封锁不需缝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3.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我院2010年4月至6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合理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方法进行点评,填写表格,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2010年4月至6月间的465300张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了470张处方点评分析,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要求。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和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依照《规范》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混合痔患者外切内扎术后应用黄油纱外敷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法将120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用凡士林和黄油纱覆盖术后伤口创面。术后观察伤口敷料记录渗血情况,记录渗血量、渗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术后伤口渗血少,出血时间短。结论与凡士林纱比较,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应用黄油纱外敷伤口可明显减少伤口的渗血量及缩短渗血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6.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Pilon骨折,由于胫骨远端骨折粉碎往往不能进行坚强内固定,手术固定难度较大。自1997年6月~2004年5月共收治该类骨折28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经皮血气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皮瓣血液供应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制作双侧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随机分为3组:动脉阻断组,静脉阻断组,动静脉阻断组。阻断及复通血管,动态测定皮瓣经皮血气分析值,与皮瓣颜色、温度变化时间作比较。结果:动脉阻断后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陡然降低,复通后(309&;#177;63)s后回升达到(8.8&;#177;0.7)kPa。静脉阻断后tcPaO2缓慢降低,复通后(1043&;#177;135)s后平缓到达稳定值(8.8&;#177;0.7)kPa,动、静脉阻断组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68~3,95,P&;lt;0.001)。全血管阻断后tcPaO2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与静脉阻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动脉阻断组相似。动脉或静脉及全血管阻断之后,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即开始上升,实验的观察时间内未见最终稳定值。皮瓣温度、颜色的变化时间与皮瓣tcPaO2和tcPaCO2变化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皮血气分析方法能够敏感、客观、连续定量的反映皮瓣的灌注状况,是皮瓣血供动态监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28.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鲍氏不动杆菌(ABA)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了耐药性.为此,对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135株ABA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爱心满分     
我猜那个穿着有卡通图案黄色上衣、在沙堆上玩沙、扎着10根小辫的小女孩就是赵毛毛了.  相似文献   
30.
<正>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时间长,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作者通过常规治疗辅以肠复康与654-2使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病儿来源为1995年10月~1996年2月我院门诊秋冬季以腹泻为主100例患儿。男65例,女35例,男女之比例为13:7。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为2岁6个月。1.2 主要症状:均为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24小时,大便次数最少4~6次,最多10余次。病程1~2天46例,占46%,2~4天32例,占32%,4~6天22例,占22%,伴有呕吐56例。 发热,体温在37.0~38℃45例,占45%,38~39 ℃10例,部分无发热症状。 脱水:本组有脱水症状88例,占88%,其中轻度脱水75例,中度脱水13例。 呼吸道症状: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65例,占65%.2例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