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医药卫生   17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了解深圳市婚前男女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该人群有效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盐田区、福田区等共7所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的1556名青年男女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98.0%(1525/1556)的人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3.1%(1448/1556),92.7%(1442/1556),87.2%(1357/1556)。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越高;对蚊虫、共同办公、共同进餐及握手拥抱是否会引起感染的问题看法上,文化程度较高人群误解率明显低于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1.8%(1428/1556)的人认为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文化程度高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调查对象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于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及艾滋病专题报道,分别占71.5%(1113/1556)、67.6%(1052/1556)、55.5%(864/1556)。结论深圳市青年男女婚前对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较高,但婚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文化层次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减少艾滋病在青壮年中的传播及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2.
烧伤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B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2005年10月入住BICU的患者44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查找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448例患者中,医院感染52人,56例次,感染率12.5%。其中创面感染20例次,血液感染9例次,呼吸道感染16例次,泌尿系感染6例次,导管感染5例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结论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患者因素和医务人员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为:烧伤创面及时有效清洗、消毒,尽早封闭创面。加强患者免疫营养支持。强化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各种侵入性操作,妥善护理各种留置导管,及时规范洗手,病房物品、设备及病房环境及时有效清洁、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减少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扫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右叶7例。病灶呈肿块型11例,浸润狭窄型4例,腔内生长型2例。平扫均呈低或略低密度,增强后6例病变动脉期边缘强化显著,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4例三期均示不均匀强化;7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以周边强化为主,中心可见条索状、网状强化。10例可见病变局部肝叶萎缩,12例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血管受侵7例,肝内转移2例。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比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用胺碘酮,首剂150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注射,10 min内注完,无效24 h内重复2次,总量不超过450 mg。B组选用普罗帕酮,首剂70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注射,10 min内注完,无效20 min后重复,总量不超过210 mg。观察指标:阵发性房颤在24 h内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疗效判定:阵发性房颤在24 h内转为窦性心律为有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82.5%,B组总有效率75%,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0.0%,B组27.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用于急诊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基本相同,但胺碘酮较普罗帕酮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5.
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完善,至清代而臻于成熟。作为一种有系统理论和诊疗体系的传统医学,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时至今日,西方医学在医疗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术界对中医学术产生了种种疑惑,中医自身也陷入了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76.
双源CT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目的:通过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比,评价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系统分析其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男44例,女8例,平均年龄70.59岁,分别予以SCA和DSCT检查.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DSCT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评价的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99.82%,阳性预测值为90.57%,阴性预测值为99.32%.结论:提示DSCT可以用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尤其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筛查、冠状动脉手术患者术前评价和术后随访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7.
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发于老年人的肺部疾患,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咳痰伴喘息加重的呼吸困难。病人年龄大,病程长,体质消耗,咳嗽无力,使痰液无法排出,危机患者生命。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通过改变病人体位、拍背、震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等物理手段,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  相似文献   
78.
静脉注射洛赛克出现休克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赛克静脉注射出现休克反应,临床罕见,尚未有明确针对的特异性药物治疗。本院发生1例,笔者根据用药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缓、休克等症状,采用654—2即刻静滴,2min后R、BP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1喘证 刘某,女,52岁.自诉喘证10余年,时轻时重,近1周加重.现呼吸急促,不得平卧,胸闷、咳嗽,咳痰稀白,咽痒,舌红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喘证.辨证:痰浊阻肺,肺气上逆,兼气阴两虚.立法:化痰降逆,益气养阴.处方:桑白皮12 g,地骨皮10 g,杭芍12 g,杏仁10 g,生甘草6 g,款冬花12 g,桔梗10g,川贝母10 g,生牡蛎30 g,太子参15 g,麦冬12g,玄参6 g,五味子3 g,法半夏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喘证明显减轻,已能平卧,咳痰减少,但仍胸闷.上方减玄参,加苏梗10g、炙枇杷叶10 g,继服7剂.三诊,诸症基本消失,已能正常工作、生活,上方略做调整,继服7剂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80.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环棱褐孔菌中提取多糖,并测其多糖含量为23.12%。通过测定该多糖样品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的清除作用,证明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