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糖溶液浸润大鼠背根神经节后对大鼠行为学产生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制作鞘内置管动物模型,分笼饲养72小时后无神经损伤者按随机法分成4组,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3%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40ul,在注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依次用体重变化、自主活动计数、站立次数、平行线实验和热缩足潜伏期测量的方法评估不同浓度糖溶液浸润大鼠背根神经节对其行为学产生的影响。结果:除了5%葡萄糖溶液组和10%葡萄糖溶液组大鼠在给药后24小时平行线实验各有1只大鼠未通过外,给药后连续3天各组大鼠的体重增量、自主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和热缩足潜伏期时间虽存在差异,但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10%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浸润背根神经节未对大鼠行为学构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评价单侧腰麻在心血管系统异常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 4 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心血管系统异常、ASA ~ 级的高龄患者 ,随机均分为单侧腰麻组 (U SA)、传统腰麻组 (TSA)、硬膜外麻醉组(EA)。监测记录麻醉前后的血压 (BP)、心率 (HR)、脉搏氧饱和度 (Sp O2 )、麻醉效果、维持时间等。结果 :EA组需追加麻醉药 ,总用量高于另两组 ;麻醉后各组患者血压均低于麻醉前 (P<0 .0 5 ) ;麻醉后 5、15、30 min TSA组较 USA组与 EA组血压明显降低 (P<0 .0 1) ,其余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腰麻减少局麻药用量 ,减轻对循环系统影响 ,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异氟烷、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技术减少显微外科脑膜瘤手术出血,提供干净清晰术野的可能性。方法 显微外科脑膜瘤于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与AHH联合技术组;Ⅱ组为对照组,应用AHH但不做控制性低血压.所有病例均应用丙泊酚、英诺佛1剂、阿曲库铵行麻醉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控制通气;应用异氟烷、芬太尼、咪达唑仑、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程监测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SpO2、ECG、Hct、Hb,并做动脉血气、血乳酸浓度分析及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和手术间的统计对比。结果 所有于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情况平稳,动脉血气和乳酸指标两组均无差异;Ⅰ组出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Ⅱ组,尿量多于Ⅱ组。结论 采用异氟烷、芬太尼全身麻醉合用硝酸甘油控制惟低血压与AHH联合技术,能有效保证脑灌注和脑氧供,显著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提供干净清晰术野的手术条件,满足显微外科脑膜瘤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颅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择期行大脑胶质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AHH组;Ⅱ组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控制通气;应用丙泊酚-异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程监测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SpO2、ECG、Hct、Hb,并做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分析及出血量、输血量和尿量的统计对比。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情况平稳,动脉血气和静脉血乳酸浓度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Ⅰ组出血量和输血量少于Ⅱ组,尿量多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AHH,能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有效保证脑灌注和脑氧供,用于颅脑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治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期间高血压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择期于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且满足以下条件:术前无高血压病史;术中发生高血压反应;当血压高于160/90mmHg以上时,经静脉滴注氟芬合剂1剂或哌替啶50mg镇静后无明显效果。对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予静脉滴注尼卡地平20μg/kg,记录用药后3min、5min、15min、30min、45min时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HR、脉搏氧饱和度(Sp02)和EC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给药后3minSBP、DBP、MAP均明显下降,5min时达最低点,其后各时点血压维持稳定,与给药前比较P〈0.001,没有发生血压过低现象。所有病例ECG和SpO2无变化,未发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尼卡地平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期间的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37.
张长椿  郑良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46-1046,1048
目的:探讨单剂吗啡鞘内注入行小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7岁腰麻患儿60例,随机等分成A、B、C 3组,腰麻药中含吗啡为A组0μg/kg,B组2μg/kg,C组4μg/kg。记录术后12h内患儿、其家属、病房护士疼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h疼痛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A、B组多。结论:小儿单次小剂量吗啡鞘内注入行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2μg/kg能较好地满足镇痛要求。  相似文献   
38.
张舟  郑良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93-1394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咪唑安定全麻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咪唑安定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3mg/kg、C组咪唑安定0.3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3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前后各时点的BP、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诱导后三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下降,至插管前下降幅度最大,A、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三组血压和心率均上升,A、C组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三组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进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时,选用依托咪酯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鼻内窥镜手术申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Ⅲ组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用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控制通气;用异氟醚、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HR、SpO,、ECG、出血量、手术时间、尿量.结果Ⅱ、Ⅲ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的心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Ⅲ组的心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反射性的心率增快,降低心肌耗氧量,是鼻内窥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在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Ⅰ组(n=30)采用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Ⅱ组(n=30)采用全麻插管麻醉。结果:Ⅰ组麻醉后气腹前SBP、DBP、HR的略有波动,气腹后恢复,且PH值略下降,PaCO2略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Ⅱ组SBP、DBP、HR在麻醉诱导插管及拔管时波动大,PH值,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病人的SPO2、PET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与气管内全麻插管都可满足腹腔镜手术,而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苏醒快,副作用少,术后病人安静、无烦躁、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