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医药卫生   18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81.
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性肝硬化常见而且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起病急,出血量大,预后差,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左右,内科应急治疗一般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其急诊止血效果显。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内注入空气仅起压迫作用。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院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出血同时行二囊管内注入冷盐水,止血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2.
贵阳地区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双亲基因突变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15例贵阳地区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双亲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探讨其突变基因的类型和频率的特点,为诊断和预防重症胎儿的出生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一管法进行红细胞渗透休克实验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一分钟碱变性法测定抗碱血红蛋白(HbF)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洗脱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A2(HbA2)、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Hb等进行β-地中海贫血血液学检查。用常规法抽提外周血白细胞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PCR-RDB)扩增目的的基因片段和 分析其基因类型。结果 15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双亲共45例标本中检出中国人常见的11种突变中的5种:CD41-42(-TTCT)、IVSⅡnt654(C→T)、CD17(A→T)、β^E(G→A)和Nt-28(A→G)的基因突变类型,前3种占总数的89.99%。结论 采用PCR-RDB法进行基因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仅需一次杂交就可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11种中国人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型,提高了基因诊断率,这对防止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3.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按体重指数进行分层随机交叉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试验制剂和参比试剂2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桂利嗪的血药浓度。结果:口服20 mg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盐酸氟桂利嗪AUC0-t分别为424.27±74.01和410.25±72.56μg·h-1·L-1;Cmax分别为67.02±14.89和67.45±15.68μg·L-1;Tmax分别为2.90±0.42和2.98±0.47 h;t1/2ke分别为9.73±3.15和8.89±3.08 h。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12±12.23)%。结论: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和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84.
目的观察健脾行气方对腹部术后接受肠内营养(EN)大鼠的生长激素(GH)及相关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对30只SD大鼠进行腹部手术造模,随机分为EN组、EN 健脾行气方低剂量组(EN LCM)、EN 健脾行气方高剂量组(EN HCM),3组大鼠等热量供给肠内营养制剂,健脾行气方组在EN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治疗。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生长激素水平。结果EN 健脾行气方低、高剂量组大鼠术后8 d前白蛋白、生长激素水平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健脾行气方能升高腹部术后EN大鼠生长激素和前白蛋白水平,加快腹部术后EN大鼠的愈合。  相似文献   
985.
目的观察端粒酶基因(hTR、hTRT)、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住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hTRT)和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mRNA在44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基因蛋白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并与6例乳腺良性乳腺增生及26例乳腺癌病例进行了比较。结果端粒酶基因(hTR、hTRTmRNA)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增强(60.90,6,52.1%),其表达与在轻、中度非典型增生中(分别为22.2%,11.1%和33.3%。25.0%)和乳腺癌组织中(88.5%,80.896)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53mRNA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随着异型性的增加而下降,而p53基因蛋白则相应增加。Bcl-2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呈中度表达,其中以在重度中表达明显。结论端粒酶基因hTR、hTRT的表达与乳腺非典型增生细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同时可检测到p53mRNA的表达缺失、p53蛋白突变及bcl-2mRNA的过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6.
Fura-2的化学名为2-[6-双乙酸基-5-(2-双乙酸氨基)-5-甲苯氧乙氧基]-2-苯骈呋喃基-5-恶唑羧酸五钾盐。属于第二代荧光指示剂,是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重要试剂。用Ca^2+荧光指示剂Fura-2检测活细胞胞浆中[Ca^2+]i是十几年来兴起的一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理、病理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应用于测定细胞、组织块等内的游离钙。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百越系统父系遗传结构,探讨其起源及迁徒.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贵州省百越系统7个少数民族10个单核苷酸位点(SNPs)构成的Y染色体单体型,并以省内苗族为对照分析其父系遗传结构.结果: 侗族、水族集中于Y染色体-SNP中H11单体型,H11的频率分别为92.5%及58.7%,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5个民族集中于Y染色体-SNP中H8单体型,苗族样本集中于Y染色体-SNP中的H8、H11与H12单体型.结论: 贵州省从江侗族、三都水族父系遗传构成相对简单.通过主成分分析,证明贵州省从江侗族、三都水族与其他的壮侗语族人群相聚,而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5个民族之间有密切联系,且与国内其他地域百越系统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本研究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肿瘤模型,在体外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对NF-κB组成性激活及抗凋亡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AnnexinV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水平VES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采用细胞成分分离法获得细胞核总蛋白,然后以Westernblot法测定VES处理后核因子蛋白p65在细胞核总蛋白中的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VES对SGC-7901细胞中抗凋亡基因c-IAP1、c-IAP-2、NAPI、survivin、XIAP的转录调节作用。结果12.5~50.0μmolVES作用24h后,SGC-7901细胞的生长被明显抑制。50μmolVES作用于细胞12h后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作用48h后其凋亡诱导作用更明显。Westernblot结果发现,VES处理SGC-7901细胞后使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的含量下降,即抑制了NF-κBp65向细胞核内的迁移。RT-PCR结果提示,VES处理胃癌细胞后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抑制抗凋亡基因NAIP和survivin转录,对其他IAPs家族成员-c-IAP1、c-IAP-2、XIAP的转录无下调作用。结论VES对SGC-7901细胞内NF-κB组成性激活的调控作用及对抗凋亡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分析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评价MR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使用SE、TSE序列,平扫及增强,部分加做脊髓血管成像.结果 10例髓内肿瘤中,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成神经管细胞瘤1例.47例脊髓外硬膜下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36例;脊膜瘤11例.2例跨硬膜内外生长的神经源性肿瘤2例.硬膜外的转移瘤2例.4例椎管内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中,椎管内绦虫病1例;硬膜外血肿2例,术前误为血管瘤;血管畸形1例.结论 MRI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有准确的定位能力,并有重要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隐性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门诊发现的43例经病理证实的临床上未触及肿块乳癌(隐性乳癌).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常规采用轴位(CC位),侧斜位(MLO位),必要时作局部病灶加压放大拍片.术前均行金属丝定位.结果 X线呈现单纯钙化18例,其中癌前病变3例,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微结节或致密影伴钙化9例,其中癌前病变1例,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呈现不对称性致密影7例,2例为小叶原位癌,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微结节伴浅分叶或毛刺6例,其中2例为导管原位癌,4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构紊乱3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未触及肿块的隐性乳癌的敏感性较高,开展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