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口服替诺福韦(tenofovir,TDF)对HBV DNA高载量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母婴阻断门诊检查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0例HBV DNA高载量(HBV DNA 1.0×106 IU/ml)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孕妇在孕28周口服TDF直至产后4周,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主被动联合免疫。比较两组孕妇在分娩时和分娩后12周血清HBV DNA载量。评估两组新生儿在28周龄时血清HBsAg、HBe Ag及HBV DNA阳性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身长、头围、体质量和Apgar评分。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为(4.79±0.89)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7.60±0.73)IU/ml]和治疗前[(7.87±0.51) IU/ml](P 0.05)。新生儿28周龄时,治疗组HBV感染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χ2=7.256,P=0.007)。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身长、头围、体质量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和分娩时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服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脓毒症心肌病(SI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IC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40例和尼可地尔组(N组)40例。C组给予标准抗脓毒症治疗,N组在规范抗毒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2组均连续治疗 7d。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治疗后,N组患者在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均P<0.05),不良心脏事件例数均减少(均P<0.05)。 结论 与标准治疗相比,应用尼可地尔可减少SIC患者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稳定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3.
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具有广普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法来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最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灌流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动脉血管通路。动脉血管通路是将血液引出体外,根据时间长短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74.
赵文静  张先红 《全科护理》2013,11(23):2127-2128
[目的]探讨早产儿管饲喂养的护理安全要点以便提高早产儿的合理喂养,促进其生长发育.[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58例管饲喂养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中死亡5例,放弃治疗2例,其余的住院天数平均15 d,管饲天数平均7 d,住院期间体重平均增长10 g/d~20 g/d,出院时平均体重1 800 g.[结论]合理的管饲喂养对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从血管生成角度探索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白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他莫昔芬组(10只)、仙鹿高剂量组(10只)、仙鹿中剂量组(10只)及仙鹿低剂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小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各组小鼠乳腺组织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鹿消癖胶囊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仙鹿消癖胶囊各剂量组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仙鹿高剂量组与他莫昔芬组比较,VEGF、bFGF、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鹿消癖胶囊通过抑制乳腺增生组织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过度表达,抑制乳腺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拟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防护对策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类比法及定量分级法综合分析。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一氧化碳、氨、盐酸、联胺、氢氧化钠等,其中粉尘浓度最高为3.3 mg/m3,噪声范围为52.5~88.0 dB,氯化氢最高1.52 mg/m3;拟建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筑卫生学等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可以预防,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实施。  相似文献   
77.
赵文静 《光明中医》2020,(3):442-44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8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抽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抵触(1.53±0.52)分、睡眠潜伏期(1.35±0.12)分、睡眠持续状况(1.08±0.32)分、睡眠焦虑(0.94±0.12)分、夜醒次数(0.94±0.12)分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征消失时间(6.25±1.25)d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4.45±1.05)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加快患儿康复,提升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析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9年郑州市某医院全年收治的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对2组儿童的体质指数(BMI)、家族哮喘史、饲养宠物、家中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室内居住环境、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观察组)176例、健康儿童473人进行调查。观察组男、女童分别占54.55%、45.45%,对照组分别占59.41%、40.59%,2组儿童年龄、性别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3.537,2.956)、家族哮喘史(OR=4.536)、家人吸烟(OR=3.764)、室内居住环境有霉斑(OR=3.679)、个人食物过敏史(OR=4.403)、上呼吸道感染史(OR=7.043)的6~14岁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高。结论 家族哮喘史、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为儿童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家人吸烟、居住环境有霉斑等均与此年龄段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此家庭及社会应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远离哮喘过敏源与诱因,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确定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在实地调研和规范梳理的基础上,结合HACCP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评价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权重由高至低依次为采购0.4237、加工0.3886、贮存0.1227、销售0.0650。组合权重前5的二级指标分别是原料采购渠道0.2528,原料进货查验情况0.1251,熟制加工烧熟煮透执行情况0.0911,加工用水卫生安全0.0501,加工前原料检查情况0.0484。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明了,可为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校内食堂风险评价与风险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腹腔积液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子以患者口服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特利加压素治疗,并观察2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3天后的腹腔积液量及尿量.结果:观察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3天后的腹腔积液量及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予以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腹腔积液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