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从1980~1987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332例。其中111例人院时已发生脑疝。本组总死亡率为16.9%。不同类型的血肿死亡率:特急型57.1%,急性型9.3%,亚急型无死亡。硬膜外血肿3.8%,硬膜下血肿39.1%,脑内血肿7.5%,多发性血肿27.9%,脑室内血肿50%。作者认为CT检查对脑室内血肿、小脑内血肿和基底节区血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强调了动态的CT观察的必要性,特别对迟发性血肿和多发性血肿尤为重要。此外,为了降低死亡率,应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和对脑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2.
脑膜瘤的CT定性准确率很高,一般为90~95%。但有些脑膜瘤,由于形态学和组织学的改变,可呈非典型的CT表现,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其它类型的颅内肿瘤。 我科自1980年8月~1984年7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良性脑膜瘤157例,其中具有典型的CT表现者144例(91.7%),术前均做出正确诊断。余13例CT扫描呈非典型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分析了100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位于幕上86例,幕下14例。病变直径>6cm者19例,6~>4cm者36例,4~2cm者37例,2~1cm者8例。79例行病变切除,21例行病变供血动脉夹闭。术后优良者为87%,手术死亡率为 2%。32例病变累及大脑凸面重要功能区者,29例做了切除术,其中26例效果优良。2例大型AVM,采用分期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重点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和重要功能区手术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34.
儿童颅内脑膜瘤的特点(七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6年7月至1989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575例颅内脑膜瘤中有7例系15岁以下儿童,现结合文献对其特点作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应用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术治疗10例经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颞叶癫痫的临床经验。此类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精神运动性兴奋及内脏感觉发作最为突出。杏仁核是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毁损此核可以获得控制癫痫的临床效果。文中对本疗法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化瘀法对上肢骨折围术期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入我院诊断为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清热凉血化瘀法,14 d后对比围术期并发症包括疼痛和肿胀发生率,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 d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 d、术后第2 d和7 d的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化瘀法应用于上肢骨折围术期可减少并发症,与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7.
胸挫伤是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软组织,致胸胁部疼痛、胀满,伴胸廓运动而症状加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患。中医学治疗胸挫伤方法众多、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文献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8.
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有关脾胃生理病理的论述,李东垣《脾胃论》和其他有关阴火的文献及气虚发热临床常见的9条阴火发生机制,研究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及配伍关系,针对这些机制的有效性和覆盖性,笔者认为阴火本质就是以脾气虚损为主要病机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虚实夹杂症候.而甘温除热机制就在于针对阴火脾虚的这一本质,同时加减配伍兼顾其他症因治疗从而达到甘温除热的效果.这一看法可能对临床上针对阴火采用补中益气汤类甘温益气健脾类方剂的应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9.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钠盐沉积在关节滑膜或软骨,导致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西医治疗本病副作用较大,效果不理想,难以长期使用,而中医治疗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方法较多,有自己明显的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患者,女,50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主诉:右手腕胀痛伴活动受限3个月,加重1周。曾自行外贴跌打止痛膏等效不佳。近月来,腕部用力或提物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症状不缓解。刻诊:患处肿痛,甚则引及右前臂不适,遇寒冷疼痛加重。舌淡红,稍黯,舌下络脉曲张,苔薄白,脉弦涩。检查:桡骨茎突处压痛,可摸到硬结,握拳尺屈试验阳性。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