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医药卫生   3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尖端扭转型室速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des,TdP)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转变为心室颤动,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在长海医院接受诊疗的12例TdP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TdP的原因、治疗措施及疗效。  相似文献   
52.
我们以犬为实验动物进行了房间隔穿刺的动物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体重15~20 kg,雌雄不限,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发现高血压患者和实验动物钙离子代谢有各种异常,血中钙离子水平和血浆肾素活性(PRA)关系密切。低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钙离子水平较低,据推测其细胞内水平较高;如改变钙在细胞内外间隙的分布,可望更有效地降低此型患者的血压。为此,作者研究了口服单剂硝苯啶对血清钙离子、PRA、醛固酮(PA)和血压的影响。方法:25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三次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均>150/95mmHg,血清钾离子正常,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试验前,患者或未接受降压治疗,或停用降压药至少  相似文献   
54.
心电图教学一直是诊断学中的一个难点,医学史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电图相关理论的建立,既与心电活动本身特性有关,还与心电图的发展历史有关。在心电图教学中适当穿插心电图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进展,能激发同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设计和制作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观察其体外降解特性并对其机械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下一步经导管闭合VSD的动物实验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可降解高分子聚合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dioxanone,PDO)单丝、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A)无纺布和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缝线制作生物可吸收VSD封堵器,在封堵器盘片上对称部位缝上金属钽颗粒为X线下显影标记,右侧盘片尾部设计一环形小襻供配套输送系统钳夹输送。体外测试可吸收VSD封堵器的相关力学性能,行体外降解试验,测定封堵器盘片支撑力和质量衰减情况。结果可吸收VSD封堵器的机械力学性能包括压缩/弹性恢复性能、尾部环形襻极限拉力、左侧盘片支撑力皆满足经导管输送的封堵力学要求。体外降解实验显示,可吸收封堵器8周内结构和形状仍保持不变,12周时PDO丝出现断裂、崩解,盘片结构不完整。左侧盘片支撑力在体外降解2周和3周时支撑力比初始时增强(分别为初始支撑力的121.7%和107.8%),4周和6周时支撑力比初始时下降(分别降至88.6%和85.3%)。封堵器质量最初4周下降不到1%,6周以后质量明显下降。结论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制作的VSD封堵器满足经导管植入体内的生物力学要求,可进行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6.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介入治疗中主要以金属永久性支架为主,这类支架存在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问题.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它理论上克服了永久性支架的缺点,是未来支架发展方向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在许多疾病中都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7.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根部形态结构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主动脉根部及临近组织结构64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无明显主动脉、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行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镜(VE)等方法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测得主动脉根部直径(22.79±3.31)mm,主动脉窦间距(33.43±3...  相似文献   
58.
59.
男性,24岁,4年前出现面部皮肤结节性红斑、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以及外生殖器溃疡。曾经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白塞氏病,间断的给予强的松、雷公藤等药物治疗,症状在停药后又复发,未予特别重视。入院前1个月,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爬三楼即出现明显的心慌、胸闷、气喘,休息后有所缓解,在当地医院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血压:122/55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侧1,5cm处,搏动不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明显扩大,心率90次/min,节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和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肥大。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室、右房增大,主动脉重度关闭不全,瞬时返流量17.9ml。胸片提示左房、左室增大,心影呈靴形。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的绝经后女性基线血浆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新发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6.2 mmol/L,7.8 mmol/L≤早餐后2 h血糖≤9.4 mmol/L)的绝经后女性(年龄在56~59岁之间)共80例,依据基线时copeptin水平,分成对照组(<5 pmol/L)、高和肽素组(>20 pmol/L),每组各40例.分析两组间基线时和3个月后冠状动脉CTA狭窄程度积分的差异.结果 ①基线时,两组间的copep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空腹全血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空腹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水平、年龄等指标上两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予以调整生活方式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瑞舒伐他汀(10 mg qd)3个月后,在copeptin水平、冠状动脉CTA的狭窄程度积分、早餐后2 h血糖指标上,高和肽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高和肽素组有冠心病的发病,对照组没有.结论 在糖耐量减低、绝经后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高血浆copeptin水平会进一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