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因心理因素造成的隆鼻假体取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心理因素在隆鼻手术疗效中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从1989年以来我科对成功施行隆鼻手术后因受术者心理变化,要求隆鼻假体摘除的8例患者施行手术。结果:隆鼻假体摘取后.原不适症状均有好转。结论:受术者的心理因素能影响隆鼻手术效果,而隆鼻假体的去除可使其心理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构建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分泌型卡介苗(rsBCG-Eg95)。 方法 分别以卡介苗BCG基因组DNA和pGEX-4T-Eg95重组质粒为模板, PCR扩增获117 bp 的BCG抗原85B(BCG-Ag85B)信号肽序列和 471 bp 的Eg95基因序列。将这两个序列定向克隆至大肠埃希菌-BCG穿梭质粒pMV261, 经酶切、 PCR扩增及测序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SMEg95。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导入BCG菌构建rsBCG-Eg95疫苗,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并经PCR扩增鉴定。 结果质粒pSMEg95经双酶切、 PCR扩增及测序鉴定, 证实克隆基因Ag85B信号肽和Eg95基因序列正确插入载体pMV261, 并将此重组质粒导入BCG菌, 经PCR扩增鉴定证实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分泌型卡介苗 (rsBCG-Eg95)构建成功。 结论 构建了含有BCG信号肽Ag85B和保护性抗原Eg95基因序列的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分泌型卡介苗rsBCG-Eg95。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miRNA -181c(miR-181c)抑制胶质母细胞瘤(GBM )细胞株T98G侵袭的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181c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81c与TGF-β对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设计、克隆目的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TR)及其突变区域,通过荧光素酶分析miR-181c与目的基因的直接结合情况。结果 miR-181c转染后与TGF-β通路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TGFBR2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相关蛋白1(TGFBR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81c通过影响TGF-β信号减弱T98G细胞的侵袭性,且TGFBR1、TGFBR2和TGFBRAP1的3'-UTR是miR -181c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 miR-181c可能通过调控 TGF -β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株 T98G的侵袭能力,可以做为GBM 治疗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移植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效果.[方法]15例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患者,采用先刮除瘤体,然后植入多孔生物陶瓷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治疗.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通过影像学及手部功能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手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观察发现多孔生物陶瓷与自体骨骨性愈合.其中2例可见部分多孔生物陶瓷吸收.[结论]多孔生物陶瓷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ONB)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ONB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Hyams分级、是否淋巴结转移,并分析年龄和组织病理学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21例年龄4~68岁;组织病理学分级1级1例,2级6例,3级9例,4级5例。8例病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分级1~2级与3~4级患者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0.05)。转移与无转移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年龄、恶性程度ONB因素可能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制备猪带绦虫囊尾蚴rTS-CC18抗原并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为建立猪囊尾蚴检测技术提供诊断抗原。方法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GEM-TS-CC18中扩增TS-CC18编码基因,构建pET30a-TS-CC18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筛选高表达量菌株。采用Ni-FF亲和层析方法提纯表达蛋白。Western blotting及间接ELISA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Tricine-SDS-PAGE表明,重组菌经0.5 mmol/LIPTG诱导6 h,可稳定表达可溶性rTS-CC18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16×103。Western blotting检测诱导的蛋白能与猪囊尾蚴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表明:纯化的rTS-CC18蛋白与全囊虫抗原的相对特异性达100.0%,相对敏感性达84.0%,总符合率为94.3%。结论成功制备了猪囊尾蚴rTS-CC18抗原,其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良好,对诊断猪囊尾蚴病及开发诊断制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NL)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和相关激素的监测,探讨mPNL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对128例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了mPNL.手术前后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渗透压、血电解质、血肌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术中每30 min动态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术中患者的心率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而加快.术毕血浆渗透压、血清Cl-、肾素和血肌酐较术前增高.术毕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K+较术前降低.平均动脉压、外周血氧饱和度、血清Na+、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PNL术中液体吸收的量与灌注时间呈正相关.一定量的液体吸收可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及血肾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
瘢痕内切除后即时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瘢痕内切除后即时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对我科收治的18例瘢痕疙瘩患者行瘢痕内切除术,术后24h内辅以6MeV高能电子束(13射线)放射治疗,连续照射每天一次连续照射4~6次,照射总剂量15~20Gy。术后平均随访36月。结果:优良10例(55.6%),显效5例(27.8%),无效3例(16.7%),总有效率83.3%。3例伤口延迟愈合(16.7%),术后出现色素沉着3例(16.7%),毛细血管轻度扩张2例(11.1%),随访期内未发生如皮肤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结论:瘢痕内切除后即时放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瘢痕疙瘩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0.
闭合性肾损伤在泌尿外科急诊中较为常见。统计本院在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