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5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许杰 《家庭医药》2016,(12):12-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为研究组,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胆管损伤、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9.76%、14.63%;对照组分别为4.88%、9.7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分别为4.88%、7.32%;对照组分别为2.44%、2.44%,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能充分发挥腹腔镜、内镜及液电的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2.
许杰  孟德轩  史含 《新中医》2022,54(7):111-114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骨代谢、骨折愈合以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行椎体成形术并于术后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补肾壮骨法治疗。观察2组术后6周临床疗效和骨折愈合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含量和腰椎处骨密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1~4 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INP、β-Crosslaps、N-MI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骨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降低骨代谢转换并增加骨密度值,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对ELISA试剂检测静脉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影响,为HIV、HCV混合感染检测策略的提出和修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是否感染HIV分组对两种抗-HCVELISA试剂检测反应强度(S/CO)≥1的分布进行对比,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结果两组样本经两种试剂检测反应强度(S/CO)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组HCV抗体检测低反应强度的构成高于HIV阴性组(P0.05)。对科华试剂检测为低反应强度的标本,与用Ortho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感染HIV对科华HCV抗体ELISA试剂及Ortho HCV 3.0 ELISA试剂反应强度均有影响。HIV感染者可能出现HCV抗体ELISA检测不确定或假阴性反应,弱阳性反应标本可增加假阳性可能。  相似文献   
114.
一般认为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不能摘除脱出游离的髓核组织 ,是其禁忌证[1] 。我们通过改进手术方法 ,改变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工作套管的位置和角度 ,自 1998年 6月~ 1999年 12月经皮治疗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8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40 4岁。病史 3d~ 2 0年 ,平均 8 9个月。L4/5 2 1例 ,L5 /S12 7例。根据CT或MRI检查 ,游离髓核脱入椎管 38例 ,脱入侧隐窝 10例。全组患者均有下肢疼痛 ,单侧 35例(包括双侧下肢交替痛 ) ,双侧 13例 ;3例伴有马尾症状 ;41例有间…  相似文献   
115.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诱发电位监测能准确监测脊髓的损伤,因此通过对电生理的监测来评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电牛理监测评估骨髓间质干细胞源件神经元样细胞与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移植治疗猴脊髓损伤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6/2005-11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4只,组.方法:两组猴均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第10天,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猴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3.0×106cells/kg,与含1 μg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控释生物材料用200 μL PBS制成悬液,分5点沣射到移植组脊髓损伤部位;模型组同法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主要观察指标: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行为学Tarlov分级.结果:①造模前两组动物均检测到正常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信号,造模后两组动物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消失.移植后四五个月,移植组3只恒河猴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有明显恢复,但波幅仍明显低于造模前(P<0.01),且潜伏期也延迟(P<0.01);模型组动物末见有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恢复.②造模后两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缺失.移植后4~5个月,移植组运动诱发电位波型有轻微恢复,但潜时期平均延长3.1 ms,波幅下降超过50%;模型组运动诱发电位仍然缺失.③移植后四五个月,移植组行为学Tadov分级为1或2级,模型组为0级.结论:电牛理评估结果表明,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控释材料联合移植可以促进损伤脊髓的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脑白质疏松症(LA)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108例LA患者(LA组)与108例无LA的患者(对照组)之间发生VD的差异。结果:LA组和对照组的VD发生率分别为41.7%和5.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LA分级1~4级的患者中,VD发生率分别为4.8%、27.8%、41.9%和88.2%(P〈0.01)结论:VD与LA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7.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4月间强直性脊柱炎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18例(28个髋),均为男性,手术时年龄20~48岁,平均30.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合并屈曲畸形4例,屈曲度10~30°,平均16.4°.全部使用生物型假体,功能评价应用Harris评分标准.结果:随访时间为3个月~9年,平均53.1个月.术前髋关节屈曲活动度0~50°,平均(23.5±14.0)°,总活动度0~130°,平均(63.7±30.8)°,Harris评分23~73分,平均(51.0±8.5)分.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改善明显,达到(80.2±14.8)°,比术前提高57.2°(t=-13.736,P=0.00),患髋总活动度为(186.4±55.0)°,比术前提高122.0°(t=-10.902,P=0.00),术后Harris评分(90.2±4.2)分,比术前提高38分(t=-19.775,P=0.00),其中优17髋,良7髋,可3髋,差1髋,优良率为85.7%.各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1髋术后2年髋臼假体松动移位;关节活动度丢失2髋;1髋股骨上段骨折并髋臼内侧壁研磨过深,部分缺损;Brooker Ⅰ级异位骨化2例.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积极的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8.
正你需要更多的理由来监控你对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吗?减少它们的摄入量可以让你活得更长。2019年2月《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在网上发布了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在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对近4.5万名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几项饮食评估。加工食品平均占到他们日常饮食的15%。加工食品即即食和微波食品,如面包、早餐麦片、方便面、火腿肠、巧克力棒、糖果、薯条、人工加糖饮料。  相似文献   
119.
关于创建非处方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杰  柏玫 《中国药事》1998,12(1):35-36
关于创建非处方药的思考许杰柏玫1(江苏省无锡市药品检验所214021;1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1创建非处方药(OTC)过程中的问题1.1用药咨询1.1.1目前我国OTC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药品进行审评,并由卫生部批准颁布OTC名单。人们在遇到小毛病去...  相似文献   
120.
许杰  岳玉  张春莲 《淮海医药》1996,14(4):10-10
对53例复合性溃疡的临床分析,发现复合性溃疡有如下特点:①复合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胃酸的分泌,胆汁返流,HP感染有关。②复合性溃疡分为胃型及肠型,但有原发性溃疡后愈合,继发性溃疡先愈合的特点,③复合性溃疡易出血。④胃型复合性溃疡易发生癌变,肠性复合性溃疡不易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