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广泛开展,桡动脉作为血管移植旁路材料,应用也日益增加。伴随着二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增加,将来对桡动脉血管材料的依赖也会更为突出。但桡动脉作为前臂两条重要的供血动脉之一,在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被获取后,对前臂中远期的感知、运动等功能以及前臂血流状况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我们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2.
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3年7月~2000年8月,1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了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9±4.4(1.2~16.0)岁,体表面积0.65±0.32(0.42~1.48)m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9月收治的10例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10例中,车祸6例,胸部钝器伤3例,刺伤1例.其中三尖瓣前叶撕裂1例,前乳头肌撕脱3例,腱索断裂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行三尖瓣成形术.无手术死亡.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三尖瓣血流正常2例,微量反流7例,少量反流1例.术后随访8例,随访时间8~3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三尖瓣血流正常1例,微量反流6例,少量反流1例.结论: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应当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综合性三尖瓣成形术,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经验。方法:我院自1977年1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共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229例(男148例,女81例)。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3.95±6.60岁。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24例,两次手术间隔为12.96±6.79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08例(90.8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21例(9.17%)。结果:总手术死亡率7.42%,1987年前死亡率为23.68%,而近3年死亡率仅0.88%(1/113)。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采用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连续缝合法替换二尖瓣,使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等,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二尖瓣成形效果术中评价方法的应用及临床结果观察(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漆志涛卞晓明许建屏龙村萧明第郭加强成功的二尖瓣成形术后的心功能恢复及远期效果,均优于二尖瓣替换。反之,成形手术失败,往往给病人带...  相似文献   
66.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对冠脉旁路手术后再狭窄问题认识不充分,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通过建立冠脉旁路手术数值模型的方法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建立完善的数值模型同时也为冠脉旁路手术的数字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是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机理与心肌梗死所致的继发性左心室扩张重构及二尖瓣瓣叶牵拉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二尖瓣瓣叶和瓣下结构并无结构性病理改变。随着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CAD)的日益多发,有报道指出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达40%的个案出现IMR。然而,IMR患者的长期预后普遍欠佳,资料显示即使患者出现轻度IMR,亦会增加其心血管事件死亡率,IMR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62%,远逊于单纯CAD患者。因此,IMR的治疗已成为近年瓣膜病以及冠心病领域的焦点,吸引了大量临床研究对于IMR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其治疗策略做出报道,并提出针对IMR治疗的多种不同外科手术策略。对于严重IMR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二尖瓣外科干预是目前研究得出较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对于轻中度IMR的治疗,目前缺乏共识,手术方案需要基于患者的二尖瓣病变及基础疾病情况做出个体化的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41 reoperatioas of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ysfunction be-tween October 1996 and October2008. Methods There were 16 malas and 25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4.5±12.6)years. All 41 patients underwent reoperation under hypotherm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cluding 38 heart valve replace-ments, 2 disc rotations and cut of the excessive knot in 1 case. There were 13 emergency and 28 elective procedures. Results The median time for extubation was 15.3 hours and tracheostomy was needed in 5 cases. There were 6 deaths, all of which occurred in emergency cases,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15.4%. No death occurred in patients implanted with a bioprosthetic valve previousl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1 infective endocarditis, 1 intractable hiccup and 1 wound infection. Conclusio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ysfunction is catastrophic. Early diagnosis and reoperation is mandatory.  相似文献   
69.
体外膜式氧合支持治疗失败原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经验,对辅助未成功患者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ECMO救治58例成人心脏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4.8±17.6岁。ECMO辅助时间131.9±104.7h。冠心病24例(41.4%),心肌病11例(19.0%),心瓣膜病10例(17.20),先天性心脏病9例(15.5%)。结果院内死亡22例,11例(50%)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2.7%)因心功能损害严重,使用ECMO亦无法维持有效循环死亡,其余患者因出血、严重肺动脉高压缺乏后续有效治疗手段等而死亡。ECMO辅助治疗前有心脏停搏和ECMO辅助期间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死亡患者中的比率明显大于生存患者(45.5%vs.19.4%,40.9%vs.5.6%;P=0.043,0.001)。生存患者平均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3例因再发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余32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结论ECMO是救治急重症成人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在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损害前及时建立ECMO辅助和积极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是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ECMO辅助时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CRRT治疗以及在ECMO开始前经历过心脏停搏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体外膜肺氧合结合左心减压治疗心脏术后重症心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左心减压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的重症心衰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1例ECMO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5例行股动、静脉插管ECMO辅助后,左房压仍然很高,循环仍然难以维持,故行左心房插管引流减压。结果121例ECMO中同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者11例,平均辅助时间为(128±28)h,82例(67%)顺利撤离ECMO,其中康复出院69例(57.0%)。5例结合左心减压患者均为心脏手术后低心排体外循环不能停机者,其中1例同时行IABP。3例顺利撤机,存活出院;2例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左心房插管引流减压有效减轻左心前负荷,有利于重症左心衰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