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地喹的浓度。方法:分析柱采用Kroma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磷酸∶(21∶77.5∶1∶0.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4nm,内标为羟氯喹。结果:阿莫地喹和羟氯喹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82min,8.56min。该法在10~1000μg·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9),最低检测限为5μg·L-1,提取回收率为75.5%~82.7%,方法回收率为97.0%~104.8%。日内精密度的RSD<6.0%,日间精密度的RSD<7.5%。结论:该法简单,灵敏适合于阿莫地喹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2.
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药物在口服后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常表现出特殊的双峰甚至多峰现象。药物受崩解释放不均一及其脂溶性等的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产生双峰现象的常见药物因素。而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以往多认为肠肝循环、胃内pH等因素是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产生双峰的主要原因,最新报道的产生双峰现象的机制有多种且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包括:胃动力因素的影响、胃肠道存在多吸收位点以及P-糖蛋白在肠道分布不均等重要机制。本文对口服给药后非药物制剂因素导致的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的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药物体内过程研究及更好的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格列奈类药物吸收迅速,t_(1/2)短,单一疗法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磺脲类药物,但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可能发生与CYP3A4、CYP2C8及CYP2C9同工酶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转运体相关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或增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本文就格列奈类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及与其他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2种丙戊酸钠片剂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0.4g丙戊酸钠片(参比制剂)或丙戊酸钠片(受试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丙戊酸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以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7.52±9.86)、(40.56±9.36)mg·L^-1;tmax分别为(1.52±0.70)、(1.25±0.53)h;t1/2分别为(20.2±6.76)、(20.05±6.65)h;AUC0~t分别为(817.79±333.92)、(878.56±326.69)m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4±22.7)%。结论受试制荆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