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黑龙江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掌握黑龙江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构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数据库。方法在黑龙江省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城市建立监测哨点,定期对6类食品进行采样,检验采用增菌液(LB1、LB2)增菌后,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再做相应的生化及API Listeria快速反应板鉴定。结果检测6类760份食品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43株,检出率为5.66%。结论黑龙江省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L.m的污染,尤以生畜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污染严重,淡水产品次之,生食蔬菜少见。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荧光酶标仪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荧光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效果。方法采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和常规方法同时对从45份样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酶联荧光免疫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率为69.0%,常规法的检出率为44.8%,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结论酶联荧光免疫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法,并显示出及时、快速、简单、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对黑龙江省食品风险监测的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分型效果及适用性。方法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分离的451株沙门菌进行分型,采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沙门菌血清型快速分型试剂盒(SSA)对其中256株沙门菌O抗原、H抗原、AT抗原基因进行分型鉴定。结果249株分离株可以用SSA完整分型;液相悬浮芯片技术与传统方法血清分型的符合率超过96%。分离鉴定的44种血清型中有7种涉及到的O抗原或H抗原不在SSA检测范围内,其余37种能用SSA成功分型;利用SSA检测15株血清玻片凝集法不能分型的沙门菌,10株可成功分型。结论液相芯片技术能对大部分黑龙江省食品源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与传统血清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较高,且比传统方法具有高通量、高速度、准确性高的特点,可考虑常规用于沙门菌血清分型,特别是在应对食源性沙门菌感染暴发及食品风险监测时优先选用该方法进行血清型别的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沙门氏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肠道病原菌,在国内外报道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1]。为了解黑龙江省居民消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查明沙门氏菌污染的重点食品、分布特点及主要血清型,为我省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薛成玉  叶明翠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45-1045
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性疾病。病变部位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起病较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别,其主要治疗手段多采用药物灌肠。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参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培训的方法,采用对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菌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并加入青霉素作为对照,通过比对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未加入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制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建立乳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