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3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男,29岁,左拇指被电锯切断,半小时后入院.左拇指从第一掌骨下1/3处离断,掌侧约有5cm 全皮层相连。在十倍手术显微镜下行再植术.短缩远端掌骨约0.7cm,克氏针固定骨折,吻合两条头静脉分支及一条拇主动脉,血管直径约0.7~1.0mm,修补伸拇长肌腱及吻合一条中正神经分支,当缝合皮肤时发现再植拇指远端苍白,毛细血管搏动消失、立即检查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52.
重症鼻衄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苏州市老年人群肌少症相关指标的特征,探讨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3个地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食及运动情况。应用DBA-21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不同部位肌肉质量,用JAMAR握力计测定握力,采用4 m步行测试评估受试者的躯体功能,按照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综合诊断肌少症。对肌少症的相关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肌少症检出率为28. 8%,其中男性为30. 4%,女性为27. 9%,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同一年龄段肌少症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肢肌肉量、下肢肌肉量、四肢骨骼肌量、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握力、步速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肉类(χ2=17. 99,P 0. 01)、鱼类(χ2=8. 13,P0. 05)、蛋类(χ2=13. 56,P0. 01)、奶类(χ2=11. 95,P0. 01)的摄取频率不同,肌少症发生率不等。每周进行有氧运动(χ2=16. 28,P0. 01)、抗阻运动(χ2=15. 86,P0. 01)的不同时长段的肌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肌少症呈正相关(r=0. 307),而BMI (r=-0. 253)、上臂围(r=-0. 192)、小腿围(r=-0. 280)与肌少症呈负相关,肉类(r=-0. 229)、鱼类(r=-0. 159)、蛋类(r=-0. 201)、奶类(r=-0. 193)摄入频率增加与肌少症呈负相关,有氧运动(r=-0. 226)、抗阻训练(r=-0. 221)时长与肌少症呈负相关(P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而BMI、膳食中进食肉类、蛋类、奶类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发人群,对其进行运动干预、营养指导有利于延缓进展、改善不良预后。老年人要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充足供应,保持适宜的体质量指数,同时在保证能量摄入充足情况下,可加大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膳食的摄入。  相似文献   
54.
杨勇  张彦标  王晓娟  陈伟  薛刚 《华西医学》2011,(10):1478-1479
目的总结彻底根治腋臭的同时保留皮肤完整性,术后不留明显瘢痕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7月一2010年7月对89例腋臭患者进行小切口剪除皮片回植术治疗,超过腋毛外1cm的梭形范围内作肿胀麻醉,仅在下缘作一1cm切口,用直尖剪盲视下将皮瓣修剪成全厚皮片,打包后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除早期1例一侧出现部分皮肤坏死、1例一侧皮肤出现皱褶,余全部成活,无患者复发。仅在切口处有一小瘢痕及打包线处点状瘢痕。结论腋臭小切口剪除皮片回植术,汗腺清除彻底,外观漂亮。  相似文献   
55.
<正>食管黏膜碘染色已广泛应用于筛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1],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上皮遇碘呈深棕色,而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组织则不染色或呈浅染色[2]。国内已有许多关于碘染色对食管癌诊断价值的研究,但随机对照试验则属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手术,L2-3间隙或L3-4腰椎间隙穿刺,见脑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lml,硬膜外向上置管3cm。结果:50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前、麻醉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术后头痛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有3例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好转。结论: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故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应用小剂量0.7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前列腺电切患者,同时要注意术中稀释性低钠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前、术后血钾的变化,比较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预防性静脉补钾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ASAⅡ~Ⅲ级患者40例,年龄60~8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I组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Ⅱ组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氯化钾泵入。测定并记录手术前血钾及手术后血钾浓度,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平均血钾浓度为(4.48±0.6)mmol/L,I组术后平均血钾浓度为(3.25±0.4)mmol/L,均比术前降低。其中低血钾15例,低血钾发生率为75%(15/20)。有腹胀、恶心等反应者16例,有心悸者5例,有室早发生者12例。Ⅱ组术后平均血钾浓度为(4.2±0.53)mmol/L,低钾发生率为15%(3/20)。有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者1例,有心律失常发生者2例。Ⅱ组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I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中低钾血症发生率高,预防性静脉补钾可减少低钾血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和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TFF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的多颗粒细胞呈TFF1免疫反应阳性,各级导管管腔内也有TFF1阳性物质,纹状管管腔游离面可见线条状TFF1阳性物.溃疡组下颌下腺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增加,高于相应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其中1d、2d、4d、6d 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逐渐增加,6d最高,10d、14d、23d也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RT-PCR结果 显示,下颌下腺有TFF1 mRNA转录,且溃疡组TFF1/GAPDH mRNA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 下颌下腺TFF1肽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高表达,主要通过导管系统排泄,参与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对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和滤泡性病变(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FLU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最初经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诊断为AUS/FLUS的204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AUS及FLUS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资料及二维超声特征,对所有结节的二维超声图像行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计算得出极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恶性风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得出2015ATA超声模型鉴别AUS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点,并根据诊断界点得出诊断效能等指标。结果:在AUS/FLUS良恶性结节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结节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AUS中,恶性甲状腺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边界和微钙化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5);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对AUS类结节的良恶性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恶性率依次为0%、7.0%、64.3%、77.1%,恶性率随着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而在FLUS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ATA 对AU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8%、87.4%、87.5%、94.7%、73.5%、0.90。结论:2015ATA指南有助于鉴别AUS的良恶性,将Bethesda III类甲状腺结节细分为AUS和FLUS两类,在临床工作中,有助于对Bethesda III类甲状腺结节更好的管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