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2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211.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新报告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德宏州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2-2016年德宏州所有新报告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6年,德宏州共新报告HIV感染者5 692例(纳入研究对象5 592例)。中国籍和缅甸籍新报告HIV感染者所占构成比分别为43.3%(2 419例)和56.7%(3 173例)。中国籍和缅甸籍新报告HIV感染者在年份、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构成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感染者均以20~49岁、男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有配偶、农民、CD4+T淋巴细胞计数≥ 350个/μl等特征为主。中国籍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以注射吸毒传播为主。结论 2012-2016年德宏州的中国籍和缅甸籍新报告HIV感染者在流行病学特征上存在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12.
目的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研发的2个尿液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临床试验前评价。方法用HIV1/2抗体尿液国家参考品对胶体金法HIV尿液抗体检测试剂进行检验评估;用541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72份接受ART的HIV抗体确证阳性者、214份HIV抗体阴性者尿液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ART对胶体金法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1/2抗体尿液国家参考品检测结果显示,两个胶体金法HIV尿液抗体检测试剂能达到该参考品检测要求;未进行ART的541份样本中,两个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HIV抗体检测试剂敏感性分别为98.52%(533例),97.04%(525例)与98.89%(535例),特异性均为100%。两个尿液胶体金检测结果与尿液ELISA检测结果相比、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ART病人样本,两个胶体金法与ELISA法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8.33%(42例),52.78%(38例)与70.83%(51例),经卡方检验两个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已经上市的ELISA没有差别,可用于高危人群HIV筛查,接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不适用尿液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13.
目的研究建立干血斑(DBS)样本用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免疫层析法)的方法,为扩大HIV检测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筛查方法。方法制备系列稀释20~210干血斑与配对血浆样本,对DBS进行洗脱后,研究来自两家不同生产商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检测限,并以最低检出限为依据优化选择用于该两种试剂的最适DBS洗脱液体积和加样体积,通过310份已知样本与1 304份临床样本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与应用。结果来自两个不同生产商的试剂检测限一致,但同一试剂下配对血浆样本与DBS样本检测限不同(血浆为20~27,DBS为20~23);两种试剂优化选择出的最适DBS洗脱液体积(200μL)和加样体积(150μL)一致,可将最低检测限降低至24;两种试剂进行方法验证的结果一致,阳性一致率均为95.45%(105/110),阴性一致率均为100%(200/200),总一致率均为98.39%(305/310),Kappa值0.964(P0.001);两种试剂进行临床应用结果完全一致,来自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1 304份临床DBS样本中(以随访确认结果为金标准),免疫层析法的敏感性为92.31%(120/130),特异性为100%(1 174/1 174),检测准确率为99.23%(1 294/1 304);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相比,免疫层析法存在7.69%(10/130)弱阳性漏检,无假阳性出现。结论DBS样本的HIV快速筛查方法简便可行,无假阳性,但存在弱阳性漏检,其应用存在地区与人群差异,更适用于落后偏远、弱阳性率低的地区与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214.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尿液传递检测的认知、态度及可接受度,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艾滋病尿液传递检测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试点及非试点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设计、录入网络版"HIV尿液传递检测调查问卷",并通过QQ,微信在电脑或手机端完成调查问卷; 2)通过与高校工作人员、社团骨干面对面定性访谈。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试点高校及非试点高校学生分别是683人及695人,其中,试点高校学生的知晓率是87.6%(598/683),支持率是89.6%(612/683)。非试点高校学生的知晓率是44.5%(309/695),支持率是76.8%(534/695)。大学生知晓"HIV尿液传递检测"的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首推互联网媒体。此外,87.4%(597/683)的试点高校学生知晓学校有自助检测服务机出售"匿名尿液HIV筛查服务包",且62.2%(425/683)的学生购买过。83.5%(570/683)的试点高校学生知晓学校有相关机构免费发放"匿名尿液HIV筛查服务包",且73.5%(502/683)的学生免费领取过。结论 "HIV尿液传递检测"在大学生人群中有着很高的认知度和可接受性,对促进HIV检测进校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动员效果,应进一步在更多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2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对于HIV的起源,何时开始在人群中流行一直存有争议。现在一致认为艾滋病病毒起源于非洲猿类免疫缺陷病毒,至于如何从猿类跨种传播到人类,有多种理论学说,比较受认可的是“猎人理论”。现对艾滋病病毒起源的理论学说及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16.
目的调查HIV男性感染者的阴性配偶对杀微生物剂临床试验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于2009年5月~7月,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和盈江县,采用方便抽样对212名HIV男性感染者的阴性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91名调查对象符合研究标准,30.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杀微生物剂临床试验,56.5%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12.6%不置可否。影响调查对象临床试验参与意愿的因素有:调查地点(OR=5.98,95%CI:2.33~15.33)、民族(OR=3.25,95%CI:1.35~7.81)、参加过HIV相关防治和调查项目(OR=9.37,95%CI:2.49~35.28)、避孕方式(OR=0.20,95%CI:0.06~0.61)。结论调查对象对杀微生物剂临床试验参与意愿较低,需加强对杀微生物剂临床试验的健康宣导,为将来进行的杀微生物剂临床试验做准备。  相似文献   
217.
硫酸酯化箬叶多糖抗HIV-1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硫酸脂化箬液多糖(S-ITPS)抗HIV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发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及接种后分别在培养细胞(MT-4)中加入硫酸脂化箬叶多糖(S-ITPS),在S-ITPS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培养1 ̄4周。终点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法),细胞病变(CPE),MTT染色细胞保护率(MTT法)及培养上清中的p24抗原滴度9ELISA法)作为评价指标,判断药效,分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通过测定新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HIV-1(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CD4细胞、血浆细胞因子(IL-2,INFγ,IL-4和IL-10)水平和末梢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活性,了解该人群中HIV-1感染者细胞免疫学特征及其病程的关系。方法 将36例HIV-1感染者分为2组,第一组CD4细胞≥500/ul,第二组CD4细胞〈500/ul。CD4细胞和细胞因子分别采用流氏细胞仪和EL  相似文献   
219.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HIV-1 DNA载量的动力学变化及影响因素,为HIV-1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德宏州CDC建立的2009-2018年HIV新发感染队列,构建HIV-1 DNA载量随抗病毒治疗时间动力学变化曲线图。采用logis...  相似文献   
220.
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毒株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 规范化HIV标准株的建立是开展艾滋病检测监测、疾病防控、试剂评估、治疗药物评价以及疫苗研发的物质基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准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术规范》(T/CPMA 027—2023)于2023年2月2日起实施。标准首次明确了建立HIV标准株必备的样本、分离培养、滴定、鉴定、评价、保藏、信息、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的全过程技术要求, 并规范了HIV毒株分离鉴定技术和标准株信息描述。本文从HIV标准株国内外研究现状、标准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 以及应用等方面深入解读, 对推动我国HIV标准株资源库构建, 提升保藏资源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