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5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医药卫生   8768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文彬 《医学综述》2001,7(9):558-559
迄今为止 ,炎症性肠病 (IBD)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随着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及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日趋完善 ,认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1 感 染临床上一直怀疑某些细菌与IBD的首次发作有关 ,但未被证实。最近 ,有些动物模型显示在肠道无菌状态下 ,不能诱发与IBD相似的肠道炎症 ,提示细菌与IBD的发生相关。目前 ,类结核分支杆菌在克隆病中的作用已受到极大关注。另一引人注目的研究是 ,用动物模型证实克隆病可能由一种能透过滤膜的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预测体系,预测评估塌陷风险。方法:结合Steinberg分期、力学承载的ABC分型和近端硬化带比例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体系,首先应用Steinberg分期系统分期,Ⅰ期应用ABC分型预测风险,C型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SteinbergⅡ-Ⅲ分期首先进行硬化带分型,若为2型直接预测为低风险型;若为1型,则进一步进行ABC分型的划分,预测C型为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依据此预测体系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预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集的188例(301髋)股骨头病例塌陷风险。并对3名医生及1名医生前后不同时间应用该体系预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188例(301髋)股骨头坏死病例。其中男136例,女52例;年龄19~64(42.61±12.07)岁;单髋75例,双髋113例;病程0.33~5.00(3.62±1.93)年。301髋病例中206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8.44%)。无风险组,1髋中0髋发生塌陷,塌陷率0%;低风险组,91髋中9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89%;中风险组,19髋中12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3.16%;高风险组,190髋中185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7.37%,不同风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该体系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AUC=0.95,P=0.00)。不同医生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IC C=0.94,P=0.00),同一医生前后两次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90,P=0.00)。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风险评估预测体系根据不同时期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方法预测塌陷风险,结合多风险因素综合评估,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捷,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术前MRI指标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4例.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1年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的改善率评价其手术疗效;分析术前MRI指标(颈脊髓受压节段横断面积、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最大椎管侵占率)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术前的mJOA平均(11.82±2.34)分,术后1年平均(15.52±1.42)分,改善率为(80.21±17.23)%.不同年龄、病程患者的术后1年mJOA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最大椎管侵占率与术后1年mJOA改善率之间均呈负相关性(P<0.05).年龄、病程、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均为术后1年mJOA改善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与年龄、病程、术前的部分MRI检查结果具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对以上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甜菜碱(betaine,TCJ)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量流失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甜菜碱组(TCJ),每组10只,其中对MOD组和TCJ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后TCJ组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甜菜碱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通过Micro-CT检测、HE染色切片以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 治疗12周后,与MOD组相比,三点弯曲试验、Micro-CT和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TCJ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骨强度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TCJ组大鼠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TV/BV、Tb.N、Tb.Th和Tb.Sp较 MOD 组明显改善(P<0. 05)。和 MOD 组比较,TCJ 组 β-catenin 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 p-IGF-lR、p-GSK-3β、p-β-catenin、IGF-1R 和GSK-3β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甜菜碱通过IGF-lR/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流失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肿瘤细胞和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特性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作者从细胞周期的角度,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和细胞同步技术研究了不同细胞周期肝癌细胞与Ⅰ型胶原裱衬表面的黏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秋水仙碱顺序阻断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双阻断后释放培养的方法可分别获得G1期和S期肝癌细胞,平均同步率分别为74.09%和90.39%;在研究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肝癌细胞与Ⅰ型胶原的黏附力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期肝癌细胞和Ⅰ型胶原的黏附力值与G1期和未同步组(对照组)相应值比较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肝癌细胞经血道转移的侵蚀细胞间质阶段,G1期细胞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对全面认识肝癌的转移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即免疫系统不仅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而且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某些功能。这种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共有的化学信息分子与受体实现的。即:免疫系统不仅具有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受体,还能合成各种免疫神弱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并其发生反应;免疫系统产生的单核细胞因子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CNS又能合成细胞因子及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索Wilson病(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其脾脏大小相关性,及脾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3例行脾切除术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行脾切除术前、后的病例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脾切除前后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脾脏大小相关性。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脾脏厚度与PLT(r=-0.54,P<0.001)呈负相关,与PT(r=0.28,P=0.026)、SOD(r=0.28,P=0.028)、TBA(r=0.30, P=0.017)、TBIL(r=0.36, P=0.004)呈正相关。脾脏长度与PLT(r=-0.37,P=0.003)呈负相关、与TBA(r=0.28,P=0.025)呈正相关。WD患者脾切除后SOD、ALB、PLT水平较术前升高,PT以及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术对WD合并脾亢患者的PLT下降具有改善作用,可部分改善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指标,并对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9.
Murine antibody against E2 can capture hepatitis C virus in vitr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找可能存在的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中和抗体。方法 构建两个分别含HCVE1和E2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用瞬时表达法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将构建的载体连同IL 2基因一起经皮下给BalB/c小鼠进行注射 ,然后用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最后通过研究抗体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基因免疫诱导产生的抗血清在体外与HCV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经过基因免疫的小鼠分别产生了E 1和E2抗体。其中 ,用含E2基因的质粒载体免疫的小鼠所产生的E2抗血清不仅可以免疫沉淀来源血清中的HCV病毒颗粒 ,而且可以和与来源株非相关的HCV病毒颗粒相互作用。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基因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E2抗体可以和HCV病毒颗粒发生交叉反应 ,这使我们看到了诱导产生具有广泛针对性的E2抗体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0.
对540例胆囊结石病人彩和B超术前检查以预测手术的难易度,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术前用B超检查预测手术难易度对于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增加LC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